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陶辉
这个国庆假期,湖北红安,一片孕育了223位将军的红色热土,用最朴实的方式“出圈”了。12位领导干部的个人手机号向社会公布,8天接听游客来电600多个,办结率100%;随之而来的是全网超1.5亿人次的关注、108.5万人次的游客和6.2亿元的旅游收入。
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空洞的口号,红安用一条条热线、一个个车位、一份份免费的烤红安苕,诠释了什么是“把游客当亲人”,探索出了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一通电话,连着初心与民心
“您好,我是红安县副县长,有什么可以帮您?”当这样的问候从电话那头传来,游客惊讶之余,更多是感动。从景点推荐到停车难题,从美食指引到投资咨询,领导干部化身“一线客服”,背后是“10分钟响应、1小时办结”的高效机制。
这看似是一步“险棋”,实则是一步“高棋”。它拆掉的是干群之间的“隔心墙”,建立的是真诚互信的“连心桥”。
过去,群众找领导难;如今,领导主动公布号码。这变化的不仅是联系方式,更是治理理念——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深刻转变。这份将心比心的真诚,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一份诚意,撬动流量与经济
红安的诚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2227个免费停车位,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痛点;千余名志愿者穿梭在景区,提供贴心服务;万余斤烤红安苕免费赠送,暖了游客的胃,更暖了游客的心。
真诚,成了红安最好的“流量密码”。武汉都市圈的游客来了,东三省、珠三角的游客来了,连德国友人也慕名而来。游客们不仅自己来了,还通过朋友圈、小红书自发分享,让红安的口碑如涟漪般扩散。
诚意,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特色民宿一房难求,农家乐一座难求,红安苕等特产销量翻了几番。更难得的是,通过热线还梳理出8个投资项目,实现了“服务即招商”的意外之喜。
一种创新,激活红色沃土
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红色是它最厚重的底色。但红安没有“吃老本”,而是让红色资源“活”了起来。通过联合鄂豫皖7县市成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红安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共同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黄金走廊。
在这一创新格局下,红安的文旅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红安影视幻城“大别山国潮文化旅游节”每日80场演艺轮番上演,从清晨到深夜,好戏连台;《大别山抗战》沉浸式演艺,让历史可感可触;“映山红”系列小剧,让革命故事直抵人心;“楚剧+国潮+景区”的融合,让传统艺术焕发新魅力。红安用创意打破了红色文化的刻板印象,让年轻人在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红色教育。
从单一的红色纪念地,到集红色研学、生态休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全域乐土”,红安实现了从“局部红”到“全域红”的跨越。
一条路子,启示老区与发展
红安的实践,为全国众多革命老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红安方案”。
它启示,老区发展不能等靠要,关键要自我造血、创新驱动。有时候,最“笨”的办法最有效,最真诚的服务最能打动人心。
它证明,高质量发展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用心的服务里、体现在细节的改进中、绽放在百姓的笑脸上。
它彰显,只要干部有担当、有作为,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能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
红安的热线,终会恢复平日的节奏;假日的热潮,也会慢慢回归常态。但红安在这8天假期里所展现的治理智慧、服务诚意和创新精神,已经如同一颗种子,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生根发芽。
从一条热线出发,红安连接起了历史与现实、干部与群众、初心与发展。这背后,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红安的路,是一条连心路,更是一条希望路。它的故事告诉我们:真心,方能永恒;创新,方能致远。
图片来源:红安文旅、最红安公众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