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热点热议
近日,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主动提出,把此次获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据1月15日《人民日报》)
作为国内科研界的至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有两项新规定引发热烈讨论:一是最高奖金从原来的500万元提高到了800万元;二是奖金全部由科学家自由支配。让智慧和钻研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对于求学上进、立志科研的年轻人而言,是一种直接的激励,可以驱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良好风尚。
钱一虎院士是军人,是学者,也是老师。一生致力于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呕心沥血。以其地位和贡献而言,就算这800万奖金,他全部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也是理所当然。不曾想,不到一周,他散尽百万金,扶助少年人。如此长者,慷慨而和蔼,让人感铭敬佩,更觉高山仰止。
捐出800万奖金,在普通人看来,或是一种壮举,但钱院士做得自然写意,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无矫饰的表达,捐了就是捐了,干脆简单。这并非因为,他不知钱是好物,只是,与他热爱的事业相比,与孩子们的未来相比,钱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他把钱花在了自己认为更有用的地方——培养人才上。
视名利如浮云,为世人谋福祉,听来就不易,做起来更难,始终坚持,便成伟大。每一个拥有如此胸怀的人,都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度,反射出耀眼光芒。比起一个人独占财富,他们更愿分享幸福,让世界变得更好。过人的智慧,让他们在成功的同时兼具美德,美好的品质,让他们得道多助,更显成功。这些才华卓著、内心善良的人,所赠予世人的,不是30天走向暴富的成功学,而是发现价值,觅得快乐的生命宝典。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科学家。多数人并非出于物质考量,只是觉得科研工作曲高和寡,不接地气,很难作为一个现实的职业选择。有些学生即便对科研有兴趣,也对自己的能力和耐力缺乏信心。而钱一虎院士的作为,切实地拉近了普通人和科学家的距离,以学高德厚的风范,鼓励年轻人志存高远,敢于追梦。这个梦,不只是投身科研,更是投身所有值得热爱和钻研的领域;这个梦,不仅是追求成功,更是将自己塑造成完整丰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