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近日,江苏苏州的吴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将桌号和二维码拍下发到该火锅店的福利群,不料被陌生群友恶搞加菜点单高达474万元,好在店家和她本人及时发现情况,未有损失。(据6月10日《扬子晚报》)
虽然恶作剧并未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但是这顿饭也算是吃得提心吊胆了。与巨额账单相比,来自于陌生人莫名的恶意和干扰,更让人心神不宁。虽然分享二维码的是顾客,故意捣乱的是不确定的网民,但是建立这个群,让陌生人之间建立社交关系,并且以优惠诱导分享的却是商家。说到底,商家应该为这次糟糕的体验负上责任。
事件引发热议后,商家也的确亡羊补牢,改进了系统,需手机验证后才能点菜。但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是点个菜而已,为什么还要献出自己的手机号?警方及相关部门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强调,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个人信息却能如此轻易地被索取,被绑架,这样真的正常吗?
如今,二维码在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支付、点单、团购、取票……对于商家来说,能节省许多物料和人工成本,还能顺便“吸粉”,何乐而不为。而为了扩散知名度,增加粉丝粘性,大多数玩这一手的商家,都会用各种优惠手段,去鼓励和引导顾客分享二维码。看上去,双方你情我愿,但实际上,许多潜在的风险和麻烦被忽视了。
当我们随手分享二维码的时候,自己固然享受了便利,却也可能为一些无德的、违法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甚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前不久,有人在超市排队付款时,被人从背后盗刷付款码,账户资金被盗。此前,也有一些商家因收款二维码被换,导致自己的钱进了窃贼的荷包。此次“474万元火锅”事件,不过是再次鸣响警钟。
二维码不应如此不加限制地滥用,更不能成为恶搞和偷窃的工具。每个人当然都应该为自身的信息安全负责,提高警惕,但制度和技术上的防范措施,也要跟上节奏。也就是说,认可技术发展的同时,树起必要的门槛,修正滥用个人信息的商业模式,让无聊的恶作剧和有意的侵权都无隙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