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红火的时候,越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认识到表象背后的风险与危机,需要各地多从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一些盲目跟风赶超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并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的市场研判。
眼下正是小龙虾销售旺季。近一个月来,小龙虾价格大幅跳水,小龙虾出水价从前期最高60多元跌到了6元。有的农民对小龙虾养殖并不在行,今年盲目进入这个行当,损失严重。湖北省虾稻养殖首席专家汤亚斌预计,“今年养殖新虾农80%以上的亏了本”。
红火的小龙虾消费市场,让小龙虾养殖成为不少地方争相追逐的产业。“虾稻共作”的养殖方式,因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被不少地方作为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复制推广。“虾稻共作”的养殖方式早已走出江汉平原,走向大江南北。一时之间,各地纷纷扩大小龙虾养殖,重点扶植小龙虾产业,争抢各种“虾城”“虾都”的头衔。如今,小龙虾出现季节性供过于求,价格罕见地大幅跳水,给这个炽热的市场浇了一瓢冷水,也给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
什么红火就做什么,什么热就追什么,是一些地方在产业发展上容易犯的“糊涂”。再好的产业也不能一哄而上,如果只看到市场高位时的无限风光,却没有充分进行风险研判,只考虑眼前得失,却忽视了长远的打算,危机往往就埋伏其中。养殖小龙虾并不是没有技术门槛,各地是否针对实际情况做了客观分析?“虾稻共作”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各地是否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红极一时的小龙虾市场能否永远红下去,各地在进入的时候是否有充分的市场研判?无论是小龙虾,还是其他农产品,其兴衰更迭,无不体现了市场规律的客观作用。“红火表象——高位进入——供大于求——低价伤农”,这样的教训不在少数,这样怪圈亟待打破。
越是红火的时候,越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理性引导和科学预警非常必要,避免红火的市场冲昏人们的头脑,认识到表象背后的风险与危机,需要各地多从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一些盲目跟风赶超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并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的市场研判。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农民都是市场专家,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有必要担负起职责,从宏观上进行政策调控和产业引导,对一些市场风险提早预警,而不能坐视不管,任由其“野蛮生长”。往前多思考一点,多做点未雨绸缪的工作,才能有备无患、心中有数。
此次小龙虾价格暴跌,我们也大可不必对这个产业的前景灰心丧气,更不能因此否定“虾稻共作”的产业优势,而是提醒我们在看到产业潜力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既不搞冲动式的一哄而上,也不能简单地一哄而散,而应深刻分析原因,找对症结,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小龙虾供需平衡,才能让小龙虾产业步入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也能让每一位虾农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