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
高考结束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一中高三班班主任兰会云老师,带着11名毕业生骑行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日前完成这一壮举。(据7月8日《新京报》)
这源于他在课堂上许下的承诺,要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毕业记忆。这是一个被孩子称作“兰哥”的老师,年轻有活力,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受学生们喜欢,也引来网友羡慕:瞧,别人家的老师。他带孩子骑行时,有家长不放心,开车跟了几公里,校长同样忧心忡忡,严令注意安全,孩子们却显得“亢奋”。
这种反差,实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尴尬现实。一边是孩子有梦想有激情总想着飞翔,另一边是家长学校处处为孩子担心不敢放手。管得太严,结果当然是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封闭了孩子的空间,局限了孩子的视野。一次骑行活动,在网上引起反响,击中的正是这个痛点。不少网友纷纷回忆,那些带过他们出游的好老师;也有老师回忆带学生外出的不易,要开家长会取得一致同意,要学校批准,要做好预案,并保证后果自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求学的应有之道。可惜,一些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出于安全考虑,求稳怕事,不敢担当,连春游秋游都严格限制,家长也不愿孩子吃苦,让孩子失去了不少“远方”。当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各个环节注意对学生的保护,安全责任大如山,这并没有错,只是不必瞻前顾后,因噎废食。
这11名孩子1800多公里的骑行,出大同盆地,穿过汾河谷地,跨过黄河进入华北平原——那些地理课本上的名词,全部成为眼前的风景。刚收割过的麦茬,新种的玉米苗;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青春浪漫的复旦大学校园,也都历历在目。这是最好的教学实践,是课堂无法代替的熏陶。尤其是收获了一路善意:护林老人招呼他们避雨,交警请他们喝热水再出发,牛肉汤店老板让他们睡在店里醒来才打烊。这种人文关怀的洗礼,会让他们受用一生,并对世界温柔以待。
对这样的老师且致以敬意,对这样的毕业秀且给一点掌声。骑行1800公里不是结束,会给学生种下对生命的热爱,只是青春登场的开始。毕业秀也是给教育上了一课,用一颗灵魂感动另一颗灵魂,用心用情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