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高烧”不退,接受炙烤的不仅是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更是对民生保障能力的检验。以民生保障能力的提升,让群众安然度夏,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除了热,还是热。气象数据显示,湖北巴东甚至“晒”过新疆吐鲁番,位列全国第二。连续多日的“烧烤模式”,让不少地方用电、用水保供压力陡增。与此同时,湖北旱情快速蔓延,截至7月28日,十堰、襄阳、孝感、随州等地受旱农作物面积达132万亩,数万群众饮水受到影响。高温,成为一道严峻的民生考题。
媒体报道,近日,武汉黄陂区一村庄断水10多天,村民不得不用井水做饭,用池塘中的蓄水洗衣。武昌区一单元楼停电24小时,不少居民酷热难耐只好外出投宿。难以想象,如此高温天气下,缺水断电日子该怎么过。从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面对高温炙烤,依然有些环节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出现问题后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无论是村庄地势高、水压低导致的断水,还是供电服务上的问题,这些民生隐患并非今天才有,却容易在极端天气中集中爆发。民生保障工作不能有侥幸心理,尤其在关乎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问题上,更不能持“差不多”的态度,不能等到高温天气再将这些问题一一凸显。
当气温“高烧”不退,接受炙烤的不仅是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更是对民生保障能力的检验。高温之下,民生保障更要有高标准。防暑降温的工作有没有推进到街道、社区、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有没有关照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直接关系到民生保障工作的成色。恶劣天气无法人为控制,但防范措施可以主动作为。越是高温逼人,我们的民生保障工作越是要更完善一点,细致一点,超前一点。高温之下有民生之需,有民生之痛,怎样让老百姓不为基本的水和电发愁?怎样提供充足的公共纳凉点,让夏日不那么难熬?怎样科学有序应对旱情,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这些问题或大或小,或难或易,却关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愿景。
应对高温的能力与水平,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折射。在条件艰苦的年代,“热死人”并不是危言耸听。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高温下的民生保障越垒越坚实,民生关怀越来越浓厚。以民生保障能力的提升,让群众安然度夏,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许多城市,有的市民在社区纳凉点消暑,有的市民在图书馆凉爽环境下学习,有的市民在游泳馆里挥洒汗水,人们应对高温的心态也越来越从容。水、电、气、通信、交通等领域的保障人员,更是日以继夜、不畏高温,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做出贡献。以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回答好恶劣天气下的民生考题,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在人民群众心里,这道民生考题我们还能书写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