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今日头条

湖北日报:照亮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8日11:5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让文物回归故乡,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70年回溯,流失文物的回归之路,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公众熟悉却难得一见的《伯远帖》《中秋帖》《五牛图》、秦公晋侯青铜器、龙门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以及刚刚追索回归的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齐聚国家博物馆,向人们讲述“漫漫回家路”。这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

曾几何时,旧中国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大批文物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而漂泊异乡。一件件国之瑰宝,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往事,在百转千回里顾盼着魂牵梦绕的故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公私单位收藏的中国文物总量超过1000万件,其中很多文物是被西方列强或明抢或暗夺或诱骗或走私而流失的。每一件文物都熔铸着历史的记忆,都是国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正因如此,圆明园兽首、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青铜虎鎣等珍贵文物的回归,总能勾起人们对文物真容的期待,激发谈古论今的热情。每一次回归,都在追溯着历史,凝聚着民心,激昂着力量。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中国在内,希腊、意大利、埃及等文明古国都曾有过文物被大规模劫掠流失的惨痛经历,也从未停歇追讨文物的脚步。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既有的国际公约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上,存在约束力小、执行力弱等问题。面对文物追索,一些“文物流入国”或坚决拒绝,或含糊其辞,抑或找借口搪塞,总之就是不愿归还,哪怕文物被劫掠的历史记录清晰无疑。70年筚路蓝缕,我国探索出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文物的回归之路虽然布满荆棘,但这条漫长的回家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让文物回归故乡,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文物从流失到归来的曲折命运,也是一个国家从贫困迈向强盛的发展史。这些年来,中华大地迎来的“文物回归潮”,标志着经济实力、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标志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所说,近几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文物返还“中国声音”显著增强,文物追索“中国实践”备受瞩目,文物回归取得突破性成就。70年回溯,流失文物的回归之路,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一段文物流失史,经百年愤怒、无奈、悲凉的熔铸,已经融入中华儿女情感基因,激励国人时时警醒,砥砺前行。照亮流失文物的漫漫回家路,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不让遗憾再次发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