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重大活动中,我是群众游行中‘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0大队0中队的成员。”在今年夏天到秋天的三个月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洋,有一段独特的作为“万能砖”的经历。在北大,与他一样未能在10月1日当天走过长安街的替补队员,共有33位。
在学校举行的国庆重大活动总结大会上,许洋说:“我现在觉得,当替补也是极好的。虽说没能上场,但替补的角色帮助我深入地理解、感知了重大活动的意义。它提供了一种精神动力,鼓励我们继续前进,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这样来看,这几个月的努力是值得的。”
“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青春底色,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训练工作中,我们结合党史、国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同学们通过一次次的“党旗下谈初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通过一个个“日评会”“观影会”“故事分享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通过一场场的实践、参访、座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国庆活动期间,参与方阵的北大学生中,有700余人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长在新时代的“95后”“00后”,在许党许国中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成人礼”。
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让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时代特色、始终充满活力。从2015年起,北大实施“鸿雁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党员骨干,奔赴基层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选择基层、服务基层、投身基层的志向,在毕业之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年,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专门设置了“红色之旅”革命精神传承调研活动,103支实践团队分赴浙江嘉兴、江西南昌、陕西延安等地,参观革命遗址、调研考察、座谈交流,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砥砺奋斗的热情与决心。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是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千千万万青年在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中,书写了别样精彩的人生。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我们就能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作者:陈宝剑 北京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