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徐汉雄
12月28日,武汉市拾遗物品招领处成立整整11周年,共收到市民送交的有一定价值的拣拾物品113565件,现金1549.1万元,累计发还各类物品75427件、现金1492.4万元。(据12月28日看楚天APP)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积一小善,可以汇成汩汩暖流。11年失物招领,积少成多,为数万名失主找回物品,可谓功德无量。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是一次次对人心的温暖与慰藉。
“它是武汉市民拾金不昧,慷慨大方的展示台,是我们面对四海来宾的微笑窗口,是投资环境、是文明程度、是信誉、是承诺、是实力、是良心,是一方好人纪念碑,是一座美德博物馆,但愿美德永存。”2008年,时任武汉市长阮成发写下了这段文字,倡导恢复了停止运行近20年的失物招领处,并将它更名为“拾遗物品招领处”。这段文字,也是对失物招领意义的最好总结与诠释。
可以想见,11年来,市民送交拣拾物品累计11万余件,这就是11万多次的好人好事,是11万多次的拾金不昧与热心肠。11年来,归还物品7.5万余件,这些物品,无论是手机、箱包、证件,还是现金财物,并不在于经济价值的多少,而是不可衡量的精神价值。无论失物大小,每次物归原主的喜悦与感动都是一样的,都见证一座城市的良心与文明。每次失物回归,受感染的也不仅是失主,对其他人也是精神上的鼓舞。
11年来,武汉市拾遗物品招领处扩展到2170个,涵盖全市公安、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交通、服务、旅游等行业,招领信息的发布渠道从媒体、专门的网站、博客,到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的账号。这些无处不在的网点与渠道,不仅是方便了失物的送交与发还,也是一个个的宣传窗口,传播着拾金不昧的崇高精神与正能量,是对城市文明的推广与提升。11年来,涌现的热心市民涵盖各个阶层,经常是一个人的故事就温暖了一座城,11万余件的失物上交,就是正气歌的大合唱,激荡人心啊。
时光已不负当年许下的愿望……11年来,一桩善事一做到底,微笑窗口越擦越亮,展示台上的内容琳琅满目,好人纪念碑的名字越刻越多,城市的文明程度、信誉、实力、良心,日益成长,令人欣慰。11年,对拾金不昧来说,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节点,并不是句点,12年,13年……还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充实城市文明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