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今日头条

湖北日报:好习惯不止是防疫之需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8日09:0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疫情下养成的好习惯,意义不只在于防疫之需,也不仅是特殊时期的应时之举。从源头预防各类病毒传播、护佑个体和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应成为一种常态。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看病网上预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延续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正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到公共文明意识,一些以前经常提倡的好做法得到深入推广。

“一米线”可以避免扎堆,也是最舒服的社交距离;健身运动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管住嘴、迈开腿的热情比以前更高了;网上挂号“掐点”看病,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少聚集;佩戴口罩变成了一种日常习惯,大家由衷感叹“感冒都少了”;亲友聚餐使用公筷公勺,更加健康卫生……一些抗疫期间推广的好习惯,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存在直接关系,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让人们身心健康。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几乎没有甲流住院病人,各大医院呼吸科病人大大减少,呼吸道疾病药物销量也大幅降低。专业人士分析,这些传染病呈断崖式减少,主要原因就是市民健康素养提升。保持防疫好习惯,意味着将多种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堵死,为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疫情下养成的好习惯,意义不只在于防疫之需,也不仅是特殊时期的应时之举。从源头预防各类病毒传播、护佑个体和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应成为一种常态。好习惯不会自动定型,要想发挥持久效用,还得依靠制度的刚性保障。让防疫好习惯成为文明新风尚,不仅要靠每个人的严格要求和约束自我,也要在社会秩序构建和公共卫生管理上有所作为。日前公布的《武汉市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对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提出了具体要求,分餐公筷公勺、勤洗手、多通风、“一米线”外排队等文明习惯将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前不久公布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设置一米线等文明引导标识作出了明确规定,提供了政策依据。让好做法、好习惯推广开来、坚持下去,就要让自律与他律形成良性互动,用习惯来启发制度、用制度为习惯护航。

好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文明素养对一个国家更是一种潜在力量。经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疫,任何人都应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让防疫好习惯定格下来,成为文明新风尚、健康新追求,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幸福生活、共享“健康中国”。

【责任编辑:林杉】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