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专访时,对自己的学生提了一个要求:“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下不下田”,检验的是科研态度,是实践精神。田间地头是农业科研的主战场,只有脚踩大地、鞋粘泥土,才能让农业科研的根基更牢、走得更远。2019年,袁隆平在北京接受“共和国勋章”颁奖之后,回去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看。正是洒向稻田的汗水和辛劳,才生长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巨大成就的背后,是一个科学家的身体力行,是无数个“下田”的日子。
农业科研要有“下田”的精神,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真正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无不生长在祖国大地上,扎根在实践土壤里。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历经无数次试验,甚至以身试药,最终为人类贡献了一项伟大医学成果。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花甲之年还随潜艇下沉,进行极限深潜试验,他认为作为总设计师,必须和战士们站在一起。在更多科研领域,无数科研人员破坚冰、涉险滩,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务实求实的精神,摘取了一颗又一颗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下田”,犹如“下沉”。干事创业都不能怕“下田”,不能怕“下沉”,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要把根系扎得更深,把马步扎得更稳。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期间,千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下沉一线,为抗疫筑起铜墙铁壁。正是治理力量的“下沉”,激发了治理能力的上升,让抗疫力量更加强大。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广袤的田野,广阔的基层,广大的人民群众,正是我们应该扎根的地方,也是我们充分汲取养分的地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下田”,正是要求我们到实践中去推进工作,到实践中去思考问题。不站到泥土里,不踩在大地上,怎能更好地认识基层?怎能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无论是疫后重振,还是防汛救灾,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全面小康,每一样工作的推进,都要有“下田”的干劲,“下沉”的心境。时刻保持扎根的状态,才能在火热的实践中为发展集聚澎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