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近日,演员谭松韵的母亲被撞身亡一案公开开庭审理,庭审直播播放量超千万,引发网友热议。9月2日,微博发布消息称,在此事件中,个别账号用有悖基本事实的内容进行恶意营销,对相关账号进行禁言三个月和永久禁言处理。(据9月2日新华网)
值得一提的是,被害人家属谭松韵的官方粉丝组织——谭松韵后援团的微博,也因发布有悖事实煽动情绪的内容,被禁言三个月。
作为一起交通肇事案,案情并不复杂,但因为涉及到明星,所以引发了广泛关注,庭审直播观看人数突破千万。众目睽睽之下, 细节会被放大。而且,被告马某某毫无悔意,吊儿郎当的态度,更加激起公愤。然而,公开透明的直播,反而因为一些营销号“带节奏”,导致网友将攻击矛头指向公诉人和法官,指责庭审过程不专业,甚至质疑司法不公,偏袒被告。一句“明星都这样,普通人怎么办?”引来众多转发。
好在,黑雾遮不住光明,谣言止于智者。很快有人看完近10个小时的庭审回放,并整理出笔记,指出网络流传的“证据丢失”“法官不让律师出示证据”“公诉人袒护被告人”等情节并不存在,相反,公诉人尽职尽责地指出了马某某“毫无悔意”“肇事致人死亡后果严重”,建议从重处理。一时间,舆论再次“反转”。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感慨,原来庭审并非像电视剧那样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原来实现程序正义需要如此扛得压、耐得烦!许多原本不了解庭审直播的人,知晓了这种公众监督司法的有效方式,很多原本对法庭十分陌生的普通人,也更多地了解了法律常识、熟悉了庭审流程,可以说,“直播”让司法公开透明,而“反转”让正义更深入人心。这一场观看、质疑、澄清、反思的过程,无疑是一堂最为生动的普法大课。
有一句法谚说得好,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而这场风波告诉我们,正义不仅要被看得见,还要被看得清、看得明。庭审直播实现了“正义可视化”,同时也依赖于每个人去理性思考,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在舆论喧哗之际,平台对造谣传谣者的处理,也是这堂普法课一个有力的注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