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举行,“马首”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跨越160年,寻找160年,等待160年,“马首”终于回归到阔别已久的“家”。今天的聚首,源于百余年来未曾放弃的寻找。从香港某公司准备拍卖圆明园马首铜像,到何鸿燊先生出资6910万港元抢救流失文物,从何鸿燊先生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再到今天回到它的“母体”圆明园,多年来,人们一直密切注视着这尊特殊文物的归宿。160年里,没有人知道这匹骏马经过了多少双手,辗转过多少地方,发生过多少故事,一件文物的颠沛流离、归去来兮,也是一页沧桑而厚重的近现代史。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目前流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已超过1000万件。圆明园的12尊兽首,在今天已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归来这一刻的圆满,背后是艰难的追索、多方的博弈、漫长的等待。我们迎接回来的已不是当初的某件皇家宝藏,而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记录着一个古老民族曾经的苍凉和屈辱,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情感,这一切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年风雨飘摇,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终于等回了曾被劫掠的文化瑰宝之一,虽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依旧下落不明,但“骏马”回归,让更多国人盼望着12生肖能够重聚,更多流失文物能够归来。“马首”归园,昭示着文物追索的新方向。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对于在国际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并将继续为之付出探索和努力。
寄托着无数岁月与情感的文物,有名有姓也有家。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众多流失文物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我们今天的追寻,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接续,也在书写着全新的篇章。马首铜像,作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更有利于挖掘和还原蕴藏于文物中的历史细节。重视对文物的全面展示、深入研究,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是回家之后需要做好的下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