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企业或群众去办事,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部门或某些环节上的确流程减少了、时间缩短了,但是由于涉及多部门多环节,最后可能因为衔接上的卡壳、流程上的断档,导致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强。
日前召开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专门指出,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把“放管服”改革搞得更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仅针对某一个部门的某一个环节,而应整体来看、系统来看,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破解办事中的梗阻,降低不必要的行政成本。企业所需办之事,即使涉及到多部门多环节,但是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件事”。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正是要在成绩中找不足,在一些堵点、痛点、难点上发力,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怎么看待“一件事”,检验的是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不是说说而已,更在于是否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是否从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让“一件事”理念涵盖办事的全流程、全环节,正是要求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办事始终,要有“宁可政府麻烦,不让企业和群众麻烦”的姿态。在一些地方,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由于涉及多部门多环节,而成为了“好几件事”。只有真正从管理者思维转变到服务者意识上,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才能正确对待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并且为办好“一件事”,下力去破解很多难办的事。
怎么办好“一件事”,考验的是治理水平。不管是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还是一事联办、跨省通办,不仅是信息化工程的改造,更是政务水平、治理能力的升级。它要求打破部门、地域、行业之间的壁垒,需要更多自我革命的勇气、刀刃向内的决心。“高效办成一件事”,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着力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之间政务的高效办理。把“好几件事”变成“一件事”,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既要放得开、管到位,更要始终围绕企业和群众的需求转,为办好“一件事”挖掘更多改进空间。
营商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就不能满足于减证明、减材料、减审批的亮眼数字,还要多从企业和群众角度“望闻问切”,看看哪些“时限”还可以压缩,哪些“流程”还可以变革,哪些“通办”其实可以“不必办”,哪些事可以合并为“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