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中深刻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论述,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守正创新”既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办刊方针,也是每个期刊人的基本遵循。“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这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召唤。
一、缘由所在:守正创新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其内容的高品质、传播的高效能、思想的高引领,能够真正服务国家战略、繁荣学术研究、推动社会进步。守正创新是通向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根基,确保学术期刊发展方向正确;创新是引擎,驱动学术期刊发展活力。学术期刊唯有守正,才能为科学创新提供坚实平台和正确轨道;唯有在科学创新引领下,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守正与创新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其一、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守正创新,是学术期刊自觉捍卫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绝对领导权的政治要求。这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确保其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传播主流价值,巩固思想长城。其二、巩固理论指导地位。坚持守正创新,是学术期刊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思想要求。这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想保障,要求期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办刊实践,辨析理论是非,筑牢思想根基,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其三、明确时代发展航向。坚持守正创新,是学术期刊自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内在要求。这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内容保障。它要求期刊将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让学术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的沃土。
二、现实之困: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面临的问题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学术期刊践行“守正创新”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一、引领能力亟待增强。学术期刊服务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能力亟待增强。学术期刊服务基础理论研究、支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深度与广度不足,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能力尚显薄弱,理论供给与时代需求存在差距。其二、初心使命遭遇侵蚀。部分期刊在评价指挥棒下,办刊初心被一味追求引用率、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所遮蔽,功利化倾向蔓延。同时,优质期刊发文数量有限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供需失衡加剧。其三、思想性渐弱。一些期刊论文过度强调技术化方法,将手段异化为目的,导致思想性、理论深度被削弱。论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穿透现象洞察本质的思想力量。其四、传播效能存在短板。数字化建设与媒体融合发展相对滞后,优质学术思想的传播渠道受限、效率不高。国际化水平总体偏低,文化思想“走出去”的广度、深度和影响力与国际一流期刊相比仍有显著差距。
其五、选题敏锐度需提升。选题策划的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尚需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敏锐捕捉、对学科发展前沿趋势的精准把握、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深度关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破解之道: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开辟新局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关键在于将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办刊实践,实现办刊目标、思路、选题、宣传的全方位协同推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的举措也即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如何“守正创新”。也即在办刊目标上坚守初心,在办刊思路上守正创新,在选题策划上引领创新,在主题宣传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守舆论导向之正,守职责使命之正,守学术风气之正。创办刊思路之新,创学术研究方式之新,创文化思想传播之新。守正与创新紧密联系,既守正不渝,又创新不止,以守正夯实创新的基础,以创新升华守正的境界,在守正与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动学术进步,推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1.以“守正”固本,筑牢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其一、要坚守舆论导向之正。毫不动摇坚持党管期刊原则,把好政治方向关、舆论导向关、价值取向关,确保学术期刊始终是传播真理、弘扬正气、凝聚共识的坚强阵地;其二、要坚守职责使命之正。学术期刊要回归学术本源,牢记“展示高水平成果、支持优秀人才成长、促进学术交流”的核心使命。坚决抵制唯指标论、功利化倾向,将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术进步、繁荣思想文化作为最高追求。其三、要坚守学术风气之正。学术期刊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严把学术质量关和出版伦理关。营造风清气正、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坚决抵制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
2.以“创新”赋能,激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其一、要创办刊思路之新。破除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新路径。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刊活力。其二、要创学术研究方式之新。大力倡导和刊发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原创性思想穿透力的研究成果。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赋能学术探索,催生新的学术增长点。推动研究范式、表达方式的创新,提升学术成果的吸引力与解释力。其三、要创文化思想传播之新。拥抱数字革命,全力推进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高水平数字出版平台,运用多元媒体形态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优质学术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实施精准化国际传播策略,打造高水平外文学术期刊方阵,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讲好中国学术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守正与创新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唯有守正不渝,方能根基稳固;唯有创新不止,才得活力泉涌。以守正夯实创新的根基,确保创新不偏航;以创新升华守正的境界,赋予传统新生命。唯有在守正与创新的良性互动、辩证统一中,学术期刊才能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四、价值彰显: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的价值之维
学术期刊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价值远不止于期刊本身,更在于对学术繁荣、文化兴盛、国家发展的深远贡献,其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价值。首先在学术价值层面,一是强化文化传播的学理支撑。为传播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深厚的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二是发挥学术创新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期刊通过刊发标志性成果、组织前沿讨论,引领学术规范和学术生态建设,塑造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并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核心平台和关键枢纽;三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引领学术思想、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建构提供强大的学术力量支撑。其次在应用价值层面,一是提升思想阐释力与传播效能。学术期刊以其“守正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彰显思想引导力,强化信息传播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学术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社会共识;二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通过刊发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文化传承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贡献学术智慧;三是弘扬学术精神,增强思想引领。学术期刊成为弘扬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学术精神的重要载体;四是发挥多维度社会引领功能。学术期刊超越纯学术领域,在法治理念普及、社会责任倡导等方面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学术期刊服务国家治理、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的价值功能。
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乎思想引领力、文化软实力深刻变革。坚持守正创新,是这场变革的灵魂所在。守思想之正,方能立时代潮头;创传播之新,才可开风气之先。期刊人当以对历史的敬畏、对时代的担当,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淬炼学术精品,在服务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奏响理论强音。
注:本文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课题“学术期刊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YB2023039)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海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