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刘敏:公交司机安全亟待进一步改善

发布时间: 2008-09-22 09:19   来源:    进入电子报
  近日,武汉519路公交车一名女司机在车上遭到两名男乘客的殴打,这一暴行被车载摄像头拍下。视频显示,两名男子猛踢女司机头部,整个殴打过程持续5分多钟。目前,被打女司机住院治疗,经查有脑外伤。两名打人男子已被警方行政拘留。(9月19日《楚天都市报》)
  光天化日之下殴打司机的暴行,在武汉已经不是第一次。2006年年底,本报就曾报道一起公交司机被打事件,视频被有心人发到网络上,曾引发全国网民的愤慨。这一次也不例外。事件经报道后,腾讯大楚网网友跟帖已达数十页,网友们在关切被打女司机的同时,对两名打人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公交司机被打不独发生在武汉,全国均普遍存在。在百度上输入“公交司机被打”关键词,出来4万多篇相关新闻。公交行业一向被视作是一座城市的窗口行业,这是公交司机的职业荣光所在。然而,愈演愈烈的被打事件,让这一职业蒙上了“高风险”的阴影,这恐怕是人们所料未及的。
  司机被打是同类事件的核心事实,在公众舆论眼里,这类事件又具有某种多义性。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打人者的暴戾,呼吁社会人际冲突的解决不能靠拳脚,否则社会将被斗狠角力的丛林规则支配。人们当然也看到旁观者的冷漠,呼吁挺身而出的义勇精神,这样社会正义才会强大。
  这些解读事件的视角,都很正确,也确乎如此。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不论社会文明和正义精神进步到何种程度,总会有一些暴戾之人、冷漠之人的存在,把此类事件的消弭完全寄望于此,其实并不十分可靠,也显得被动。
  我们认为,公交司机的人身安全问题,才是被打事件的最关键之处。只有以公交司机的人身安全为中心,主动构建保护体系,那么不论外界的偶然性和概率如何,公交司机的个人安全才有更切实稳妥的保障。
  然而考诸中外之现实,还没有见到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将公交车驾驶位置防护成一个铁桶,这正说明公交行业作为城市一线服务业与公交司机个人安全之间平衡之难。比如一般来说,当一个人遭遇袭击时,应该给予适当还击从而保护自身,但公交行业的特殊性又不能允许司机这么做。武汉公交公司曾出台过“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规定,也设立了“委屈奖”,这恐怕正是无奈之举。还比如公安部门所说的取证问题、捉拿问题,在不少类似事件里,打人者打了就跑,不是每次都能抓住。
  从目前来看,提升安全保护水平,仍有不小空间。正如不少人指出的,加强公交行业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不少因口舌意气之争而升级的暴力事件就可以避免。另一方面,鉴于公交行业的特殊性,能否在法律及制度上给予公交司乘人员以格外的保护,打人者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仅仅视作一个普通人殴打另一个普通人。
  各种方法、对策都值得去探索与尝试,无论如何,公交司机的人身安全问题还须进一步重视,进一步改善,这既是保障个人的安全,更是维护公交司机职业的尊严和荣光。
  稿源:长江商报
  作者:刘敏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刘敏;殴打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