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波:“真假文凭”考验政策严肃性
发布时间: 2009-11-20 16:1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内容提要:这回湖北教育学院的本科文凭却不是这样,办学单位当初是拿着省教育厅发的红头文件,大张旗鼓地招生,红红火火发文凭的。这个可以算是“假的真文凭”了。 据《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记者调查披露:湖北省的上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原湖北教育学院的远程教育,获得的本科文凭,从学校的公章、钢印、校长的签名直到教育部的文号,该有的全有,但是一上教育部网站,就“查无此人”,得不到认证。教育部已经做出了回复:这是假文凭。你们上当了,要报公安机关。
以前,一说到假文凭,我们就联想到满大街到处涂抹的“办证”电话,那可以叫做“真正的假文凭”,揭露起来并不难。但这回湖北教育学院的本科文凭却不是这样,办学单位当初是拿着省教育厅发的红头文件,大张旗鼓地招生,红红火火发文凭的。这个可以算是“假的真文凭”了。要不是有人需要往省外办调动,接收单位上网一查,发现教育部并不承认这一“本科学历”,上万人还将被蒙在鼓里。
有人去查找当初的红头文件——一份2000年8月17日颁发的《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通知》,编号为“鄂教科(2000)014号”,湖北教育学院等高校被确定为试点。但是,这份红头文件没有提及学历有效范围。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本科学历应该是全国承认的,现在成了“地方粮票”,出省即无效。
这显得十分滑稽!更滑稽的可能还在后边,涉及上万名中小学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将如何收场呢?《人民日报》的新闻,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李平(事件当事人之一)他们感到沮丧,‘这事涉及上万人,恐怕很难解决。’”这立即让人想到:会不会“法不责众”?
照理说不会。毛病就在毕业文凭上印的文号:“教育部(84)教师字003号”,教育部工作人员说:没听说过这个,教育部文件文号也不是这样编排的;而且,规范的毕业证上不会标注文件编号。这是判定文凭为假的依据之一,但是局外人谁也不会懂得这个秘密。教育部既然已经判定文凭是假,就不太可能因为受骗者人数众多而做出让步。
但“法不责众”的事情在历史上确实是发生过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北京,有一次全城突查看黄色录像的问题,当时的政策是不论在哪里看黄色录像的一律拘留。结果是一夜之间拘来的人不但塞满了全北京所有的拘留场所,借用了一些正在放假学校的教室做临时拘留所也仍然不够,无奈只好放人了事。时间过去将近30年了,现在反回头来看,是当时的“政策”有问题(前两年陕西发生过警方拘留了一对在家中看色情影碟的夫妻,结果是放人、道歉),操作性没有,对执行情况更是缺乏估计,结果伤害的是政策的严肃性。“法不责众”现象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法学命题,通俗地说,就是政策法规不能打击面太广,否则就会很尴尬。
不论当年的拘留看黄色录像者,还是眼下的文凭事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政策的出台匆忙、欠考虑;二是涉及的人数众多。先分析第一个特点。看黄色录像是道德问题,只有传播才涉及违法,当初匆忙做出“拘留”决定的人,没有从法理上认识清楚这个问题;网络远程教育首先涉及资质问题,湖北教育学院有没有相应的资质先放在一边,即使有,能不能像新闻中所说的那样招12000多名学生,招上来之后是不是都达到了毕业的标准,最后还有相关学历能不能得到国家承认,诸多问题都没有落实,没有搞清楚,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再说第二个特点,当年决定拘留看黄色录像者,显然是低估了可能被拘的人数,现在这个远程教育却不同,当初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不会估计不到人数多少,甚至可能希望“人越多越好”——因为人多很可能意味着利益多。
这个“真假文凭事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出台任何一项政策,哪怕是只涉及一些“小问题”的,都会挑战自身的严肃性,甚至可能产生强烈的负面效果。
稿源:北方网
作者:韩晓波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韩晓波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