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严辉文:拯救龙虾,也是拯救我们自己

发布时间: 2010-09-02 08:5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日,武汉市农业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将采取七项措施加强对小龙虾生产等有关过程的监管。(见9月1日《长江日报》)
  继南京被曝小龙虾致“肌肉溶解”后,关于龙虾的是非日渐增多。近日,武汉一妇女食用小龙虾后,浑身肌肉酸痛,被紧急送往武汉协和医院急救,当天就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又一次使龙虾和洗虾粉成为了热门话题。
  众所周知,龙虾是一个大的产业,其间的是非不仅事关餐桌安全,而且事关经济安全。曾经,爱谁就请谁吃龙虾,大概不失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情态;而龙虾风波乍起,作为安全意识和事后警觉程度较高的国人,惹不起躲得起,可能又一次成为自我保护的重要法则。有报道显示,龙虾的价格和成交量仅及去年的一半,而自龙虾事件后,有七成网民表示不敢再吃小龙虾。(见8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说,产品的不完善以至出现信任危机,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但是,在我国,没出问题、红遍全国,一出纰漏、立马死掉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规律,却不能不引人反思。在国外,不论是什么受热捧的产品,政府的日常监管是同样不遗余力的;而发现出了问题,相关企业和责任人也不敢糊弄消费者,该赔偿的赔偿,该召回的召回,该取缔的取缔,从来就不含糊。所以,不论是政府监管的力度,还是涉事者认错负责的勇气,不论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还是政府部门的智慧,都表现出超越一种产品荣辱一个行业兴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这次在小龙虾的问题上,武汉市农业局没有回避,没有草率发布不负责任的结论,而是慎重出台相应措施。比如:开展小龙虾质量安全大检查,查找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小龙虾生产各环节的管理,杜绝违禁药物使用,对生产开展定期检查;开展虾农科技培训,推行健康养殖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和模式等。比起过去常见的没有人主动宣布对安全事件负责,鲜有认错赔偿、拒不负责召回,涉事企业捂盖子也来不及,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利益和地方保护,急匆匆发布不负责任的检测结果之类来,这堪称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拯救一个产品、一个行业,实际上也与拯救我们自己大有关联。从生产条件看,我国的大江南北,小龙虾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产业。还是以武汉市为例,小龙虾养殖基地均处在远郊,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只要养殖过程充分利用水体自然资源,同时投喂一些安全的土豆、小麦、玉米粉、麸皮、米糠、青草等食物,再加之监管得力,完全可以实现不添加任何药物或添加剂生产绿色龙虾的愿望。而小龙虾不仅被证明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从大江南北、遍及城乡的虾产品来看,显然是一种难得的令食客大快朵颐的大众佳肴。
  对待小龙虾,既不能无视问题的存在,愚弄食客;又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任其成为匆匆而过的流星,而加强对于生产加工全过程的监管,则不失为最有效的拯救良方。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严辉文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严辉文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