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进提质,加快发展,开放是第一动力。
开放红利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收获的最根本红利。因为开放,改革与创新就有了全球视野、国际资源和先进的参照系。正是以开放拓空间、促改革、促创新,才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开放红利及其次生红利。继续收获开放红利,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如今外需低迷,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战略基点已是扩大内需,还需要继续强调对外开放吗?”有人不无困惑。其实,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并不矛盾。扩大内需是构成需求动力的结构比重调整,主要是在于增量,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无论对拓外需还是扩内需,都是提质提效的必要。何况,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已将内需与外需融为一体,两者已杂交融合,互为前提、互动提升,而提升的第一动力是开放。封闭起来搞内需,内需也难以为继。至于开放对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就更是不可低估。
任何一个地方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要聚集更多的资源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扩大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不仅可拓展外贸空间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开放是改革创新的前提,是加快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哪里的开放力度更大,聚集资源的能力就更强,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就更高,发展的潜力也就更大。正所谓“开放的水平决定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
我省扩大开放,简单地说就是“把世界拿到湖北来、把湖北拿到世界去”。以往已取得不少进展。但开放没有止境,目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还远远不够。有人认为,湖北内生型经济优势明显,开不开放都无所谓;有人觉得,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比较难,因而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的主动性不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魄力和步伐也不大,导致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提升缓慢。这些,都是亟须破解的瓶颈。
坚持以开放为先导,说到底就是要把开放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引爆发展能量、提升发展水平的导线和引擎,将全省导入冲破“内陆意识”束缚而走向全方位开放的轨道;将开放意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既立足湖北发展湖北、又跳出湖北发展湖北”的新格局、大格局,使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都为我所用。
这要求我们摒弃对外开放可有可无、固步自封等旧观念和小家子气,破除制约开放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敢开放、真开放、全开放的大智慧海纳百川:既对国内资本开放,也对国际资本开放;既对资本开放,也对市场、品牌和技术开放;既在经济领域开放,也在行政机制、社会事业等领域开放。
当务之急,是要树立信心,拿出实招硬招,在扩内需的同时,提升出口产品的外贸对应度,促进外贸出口稳步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产业链招商,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知名品牌落地湖北;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到国外开发、并购战略资源;加强同沿海沿边沿江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加强与央企、央院、央校、金融机构总部和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持续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评论员 刘章西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