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就此启动。“单独两孩”政策面前,生,还是不生?已成一个热门话题。
连日来,各大媒体推出深度报道,或微博调查,或案例分析,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解读。《人民日报》19日载文称,在受访的6729人中,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愿意生育两孩。而《中国青年报》20日的一篇个案分析文章则说,一些白领们虽然赞成“单独两孩”政策,但自己却不愿生二胎,因为算经济账:“城市里,养不起”;算精力账:“两个娃,累不起”。
据《人民日报》的调查,愿意生两孩的原因中,给孩子找个伴和防止意外,占比近三分之二;而不愿生两孩,也主要是经济、精力成本太高。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小孩每年需要8万元;昆明这样的二线城市也需要6万元左右,对大多数中等收入者而言,负担确实不轻。
其实,经济负担只是表象。因为在衣服、玩具等开销上,第二胎毕竟要比第一胎的成本相对少很多。但是精力上的负担却不会有丝毫减少,而且还会产生额外的“附加”:孩子上下学都要有专人接送,课外作业减少后,提前放学回家的孩子要陪护,如果是女孩子,要担心被性侵;是男孩子,怕被坏人拐走。至于孩子生病、找工作、寻对象,桩桩件件,都有操不完的心。
养儿防老虽然只位居此次《人民日报》调查中愿生两孩原因的第四位,但面对中国“百万个失独家庭”的现实,生两胎似能增加防老的筹码。可现实是,多子未必就能多福。《中国青年报》20日的《儿孙满堂却老无所依》一文写道:一位87岁的偏瘫老人,有6个儿女,却被遗弃在救护车上长达15个小时。此类新闻现在并不鲜见。能不能安享晚年,与儿女多寡似乎并不成正比。
“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不用赘述。无论是应对汹涌澎湃的老年社会,还是为了经济发展准备必要的人力资源,放开二胎,都是应时应势之举。
显然,生,还是不生?不是问题的关键。核心问题是:我们为“单独两孩”准备好相应的环境了吗?物质的成本可以通过发展、通过增加收入来解决。但精力和心灵上的成本,我们又该怎样降低?公平正义、法治建设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取得的成效也不少,但离老百姓的需求却还有不小距离。行动,是最有力量的召唤。拿出具体措施,为“单独两孩”营造一个优良环境,是第一位的事情。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王才忠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