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保障房可否再少些制度门槛

发布时间: 2014-01-03 08:4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申请一套公租房有多难?答案是——至少需办7个证等90天。据媒体报道,日前,记者在广东佛山、东莞等地采访时发现,繁琐耗时的行政审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的需求者只能望洋兴叹。
  在审核部门看来,严格“三审三公示”能最大限度防止监管漏洞,减少浑水摸鱼搭蹭民生“顺风车”现象,最关键的是能保证“政府少出问题”。然而,对于那些焦急等待、无处安身的低收入群体而言,90个夜晚何其漫长!旨在保障公民居住权的公租房,竟吓跑了申请人,显然与制度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公租房沦为“空租房”的怪诞,照射出在逼仄生存环境下救济手段的乏力,亦暴露出“何不食肉糜”的制度死板和思维僵硬。无异于在通往民生之路上设置的一道道隐形门槛,逼迫着人们从冰冷的规则中碰壁逃离。
  这是切切实实的民生痛感。在国家大刀阔斧改革、倾注民生发展的大背景下,类此制度何以能顽固地生长延续?想必在例行公事的“无私铁面”背后,依旧摆着一张寡情假意的权力冷脸。不难看出,“通过严格审核防止政府出问题”就像是一副“规则掩体”,将风险和成本向民间转移。这显然不是什么“治”慧,而是衙门的“霸王条款”,更是对“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歪曲。
  思维决定习惯。在冰冷的“制度门槛”背后,显然少不了长期形成的懒政陋习和思维积弊。就保障房空置现象而言,唯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社会保障状况的绩考权重,使“保障房政策能更多地向非户籍人口倾斜”,从而以制度温情唤醒服务型政府最需要的责任与担当,方能让民生工程释放社会效果,彰显出正能量。
  也许,换一种思维就能创新一套解题方案。比如将规则倒置、压缩再造审批流程,再借助“信用登记制度”进行倒查和淘汰,不仅能解民生之急,亦能将诚信融入到社会治理框架中来。办法总是有的,关键是你到底是以管制为本还是以民生为本。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刘健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保障房;制度门槛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