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楚天金报:廓清官员读博现象背后的诉求与成因

发布时间: 2014-03-12 08:2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3月11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在两会上对官员读博现象进行批评,他表示:“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召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
  博士,现代教育制度下的最高学位。博士生,作为学术象牙塔顶端的精英,受到世人羡慕与推崇。官员也是凡人,其对博士头衔的青睐在情理之中。也许有人说,读博的官员可能确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知识水平,而去攻读博士学位的。这看似合情合理,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和目标,是通过严格规范的科研学术训练来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而读博的官员中,怀此初心者能有多少人?恐怕不多。也许有若干真正追求学问的学者型官员,但更多的读博官员,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学术”。
  既然不学无术,甚至是某些贪官,何以能摘取最高的学术桂冠?答案仍在于当前高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随着行政体制对高校机体的全面浸润,作为公共权力拥有者的官员能主宰高校的大小事务,他们在大学里能享受最高的礼遇和尊崇,如果其中有品行不佳者觊觎博士头衔,难免会以公谋私,将公共权力兑换成私人所有的学位。
  博士研究生有严格的选拔和考评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梦想。可是一些庸庸碌碌的官员甚至是贪官却能将其揽入怀中,说明博士学位的进、出考核机制对他们失灵了。在这个进、出过程的帷幕后,必然隐藏着利益的交换和勾兑。
  高校行政化备受诟病,其中一个主要弊病就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大量资源集中在官员手中,高校为争夺有限资源,面对有资源分配权的官员,难免被动或主动地仰其鼻息以行事,官员因此获得寻租的机会和空间。觊觎最高学位的官员,凭此谋得一个博士学位并不困难,况且这样做不但比权钱、权色交易要显得光彩,还能博得“好学上进”的美誉。
  要去除“贪官博士”的怪象,归根结底还在于高校的“去行政化”,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使公共资源从行政权力主导向教育规律主导模式转变。如果有一天大学里行政与学术分离了,权力不能干预学术,学术有了自由的环境,而博士研究生教育也回归到科研学术训练的本位,相信贪官读博的现象自然会得到缓解,而那些真正有心追求学问、通过正规途径攻读学位的官员,也能洗清嫌疑而重获清誉。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读博;注水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