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去年房山区某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为完成“博爱在京城”的捐助活动下达的指标,只得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垫付。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房山区红十字会与街道以及社区之间,存在层层摊派募捐指标的情况,如果完不成则需要基层干部掏腰包自行消化。房山区相关部门回应称,募捐指标并不是强制性指标。(4月13日新京报)
以红头文件下达募捐指标,其“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完成的效果。无论被下达的对象怎样,也无论实际情况怎样,甚至根本不用管下达的指标是否合理,只要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达,其结果只能是完成。这是行政权力的好处,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能顺利推进,又让最终的募捐总数达到预期。
其次是完成的均衡。通过红头文件下达的对象不只一家,而是所有辖区内的街道和社区,而且募捐的指标也不是基层单位自己说了算,而是摊派者制定。这就保证了某种层面上的均衡——如果指标顺利完成,则所有街道和社区在此次慈善活动中的表现就看上去“可圈可点”。如果是自愿募捐,就可能出现各地方表现不一的情形,这至少看上去没有那么好看——慈善事业没有全面展开。而慈善事业本来就应该成为全民的事业。
当慈善依托行政之力时,慈善的效果似乎实现了。但是,慈善事业毕竟不是一种硬性生产,其背后是慈善的生态和人们对待慈善的态度。所谓慈善生态,就是适合慈善的大环境,包括制度与文化;所谓慈善态度,就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慈善的看法和行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生态决定了态度,而态度反过来又影响生态。关于慈善的生态如果不理想,关于慈善的态度就不会清晰,募捐目标实现了,但慈善目标没有实现。
可见,当行政参与募捐时,自愿难免变了味道。慈善行政化会带来不可回避的问题:违反了慈善本意,伤害了人们的慈善热情;违反了慈善规律,让整个慈善生态更为异化。更要命的是,当慈善与行政权力紧紧捆绑时,还可能染上行政化存在的种种弊端。慈善事业只有植根民间,并通过所有人的自觉推动,才能实现真正繁荣,而不只是表面上的红火。这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基本规律,必须谨记、坚持。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劭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