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岸区郭爹爹因老伴突发疾病,按下“一键通”手机的红色应急键,希望急救人员上门。没想到,传说中“24小时守候服务”的“一键通”,却并未开通紧急救护服务,求救电话会转接到社区,只能一键呼叫不能一键呼救。(本报昨日A14版)
作为2013年武汉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一键通”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求助信息系统,给老年人一颗“定心丸”,为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日常生活便利兜底。然而,就是这么一件突发的事件,便实打实地考验了这一“便民工程”的含金量:从结果来看,这个“底”兜得并不是很稳当。
根据运营公司的解释,目前一键通服务,主要是为老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暂未涉及到紧急救护等方面。而此前新华网对“一键通”的调查报道显示,由于后台服务不完善,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有偿服务费用又较高,有能力又愿意使用这些服务的老人,并不是很多(新华网武汉2014年1月4日电)。日常的便利未及推广,必要的救护又不太给力,让“一键通”变得有些尴尬。
这也是城市推行“便民工程”中的常见现象:最后一步差口气。好好的免费公共自行车,因为运营监管不善,系统陷入瘫痪,让市民从“争着租车”到“争着退卡”;好好的城市道路改造,由于事先规划不当,常常挖断水管气管,或是修成“断头路”,反而给居民出行添堵;好好的街头流动图书馆,由于缺乏专门管理和及时更新,遭遇门庭冷落……许多备受期待的便民工程,就是因为“最后一步”走得不够接地气,不够有温度,影响了整体实施的效果,对于相关部门和公众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一键通”不太通的尴尬,映射出的是“便民工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企业化管理导致公益性打了折扣;各个社会机构及社区,没有统一连通的平台;公共服务领域人员资金匮乏,后续管理乏力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相关部门积极协力,共同解决。当下社会,特别重视体验与信任,承载着民生服务和政府形象的便民工程,更应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推行前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在推出后及时听取反馈,才不辜负“便民”二字中沉甸甸的责任。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屈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