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从人的角度解决创新问题

发布时间: 2014-06-05 08:21:1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琼  进入电子报

  6月3日,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工程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本质上是全人类的事业。对中国而言,能够搅动广泛深度的思考,不是因为我们今天才认识到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而是因为在改革深化、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个格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种针对性很明确,一方面,创新驱动的关键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另一方面,制约创新的问题也很突出。在发展现实中,创新不足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相当严峻。
  邓小平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中国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离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5年多。时间很紧迫,但差距还很明显。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已经被视为引导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规律性力量。无论是外部机遇,还是内在要求,已经容不得我们再纸上谈兵、走走停停。抛开一切空谈,实实在在地解决阻碍创新的短期和长期问题,必须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资源。”这说明,我们已经把创新动力的开掘,放在了“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引进、技术跟随在发展中成为主要方式,培育创新力量,创造创新环境显得遥远、奢侈。在今天,自主创新好像早已经不存在认识问题,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已经居世界第二,但是一旦回到现实中,我们就会发现“市场换技术”、“土地换技术”的路径依赖,在很多地方还很有市场。
  怎么从人的角度解决创新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实现创新要靠人,但不靠人海战术,不是队伍庞大就一定能领先。创新当然是由人来实现的,但创新能力强不强,其实是看人有创新的愿望、创新的动力强不强,人的创新的能力、创新的空间有多大。我们意识到的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科研体制僵化低效对创新的制约,说到底,就是对人的制约。如果科技经费的发放、科技成果的评估、科技成果的推广乃至科技人员的奖励都由行政主导甚至官僚化明显,那科研人员跑课题、跑项目的现象如何杜绝,科研机构伸手向上的惰性如何消除?如果重要的资源要素分配都靠“看得见的手”,企业怎么能摆脱“不找市长找市场”,怎么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包括工程技术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活动,体现出的都是人的创造力。人不被钉在僵化的体制机制上,不受各种扭曲的指挥棒的束缚,创造的活力才能在人身上充分涌流,“突发奇想”、“异想天开”才能开花结果。从这一点上说,科技创新与人文、艺术等各种文明成果的产生,都有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创新过程就是释放人的创造力的过程,解决创新问题就是解决创造力的生发问题。
  稿源:湖北日报讯
  作者:李琼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张城)
关键词:创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