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晨,云南昆明古刹盘龙寺决定暂关山门,闭门清修,原因是寺院告示因县委政府及镇政府要将盘龙寺“商业化、公司化”。当地回应称,事件源于与寺院沟通协调不充分,规划只是初步设想。(本报昨日A21版)
整件事,看上去很像是一场世俗与禅意的误会,政府只是想“提档升格”,却因为“缺乏沟通”,陷入自说自话的设想之中,引发了寺院僧众的不满。但事实上,或许正因为类似的“误会”,造成了一些不堪的后果:前几年,少林寺上市风波引发了社会大讨论;今年6月,南昌曝出因房地产拆迁拟让“三庙合一,僧尼合住”,亦引来极大争议;而就在今年年初,云南大理4A景区鸡足山全山寺庵,因不满管理方强制要求游客买票乘坐大巴,闭门谢客以示抗议。可见,对于寺庙而言,“缺乏沟通”可没法看成轻描淡写的过耳之言。
拒绝商业化而闭门谢客的气节之举,引来一片赞叹之声,不少网友竖起大拇指称:“这才是真正的寺院!”这其中,除却虔诚信徒外,更多的是广大的游客们。可见,在对于寺庙传统的维护以及对于过度商业化的反感上,无论出家在世,堪称同心同理。
吾等凡俗之人,其实无资格,也不必去讨论,寺庙发展的沿革等深刻的议题。仅从游人的立场来看,过分现代趋利的“商业化”,不但很难给千年古刹加分,甚至可能毁了这一处难得的清净和幽雅。因为,大众的认知和需求已经变化,而对寺庙负有管理规划之责的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有心人不难发现,当下在旅游业的宣传文本中,出现最多、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清净悠闲、世外桃源”。不少都市一族,为了在“滚滚红尘”中寻找清净的所在,利用假日甚至是暂时辞职,进入深山古寺清修苦读。可见,“清净”的力量不可低估。而在佛教发达的泰国、尼泊尔等地,许多古建筑、古寺庙,虽然并未断然拒绝商业化,却也严守净土之则,极大地保持了古朴的样貌、修行的传统。即便从不对游客做出迎合之姿,这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却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前往,去涤荡心灵的尘埃,汲取精神的力量。
在崇尚回归自然、保护传统的当下,古刹千年来的钟灵毓秀,难道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难道不是更为价值连城的珍藏?据悉,盘龙寺寺门已于17日上午打开,当地相关部门不妨把眼光从规划表、数字、设计图的虚妄中移开,看看那些虔诚敬香、肃立仰望的人们,或许你们就能放下逐利的迫切,感受到些许“清净”的力量。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屈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