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就近入学标准将细化。17日上午,市人大代表走访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等,对北京的教育情况进行视察,市教委主任线联平透露上述消息。这意味着,“天价”学区房疯涨的态势可能被扼住。
近期,“学区房”涨价的话题引起关注。媒体日前报道,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所4.4平方米的平房以135万元的价格售出,每平方米均价30万元,只因其对应片区名校奋斗小学。北京市教委曾回应称,会联合市级相关部门规范居住年限政策等。据了解,已有部分学校对居住年限等进行规定,如北京景山学校北校区的招生公告中明确提到,需户口迁入且住满三年,才可登记入学。
规范居住年限政策,只是对就近入学政策打补丁,加大了学区房“学区价值”变现的时间和难度,但是“天价”学区房上涨的态势是否就此被扼住?也许未必。
众所周知,学区房的划片,基本稳定。除非学校搬迁或房子拆迁才会有较大变化。一套学区房,9年一循环使用(提前3年落户+6年小学),相对名校生源的巨大需求压力,房源仍然会呈稀缺状态,其高价可能仍有较强的支撑。
这意味着,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仍将面临学区房涨价的现实,仍然会面对这样的诘问:难道优质教育资源就只能供给有钱购学区房的人吗?这对穷人公平吗?
那么,学区政策和其“副产品”——学区房,真的带来了教育不公平或者加剧了不公平吗?未必。事实上,比之“拼爹”,走后门、拼关系等等手段,学区制度显然更为合理——即便这不能算是一个优质的政策,至少在当下属于次优选择。
教改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推进教育公平。“就近入学”等政策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关系户”、“条子生”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风气。只是,相应地,其“副产品”学区房的涨价,也会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出现。不过,本质上,购买学区房仍然是一种市场行为。
当然,这种单纯靠经济手段拼抢教育资源的现象并非理想。更合理的应该是,教育资源充足而均匀分布,孩子们不用靠“拼钱”、“拼房”也能享受到均等化、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毋庸讳言,教育资源实现均匀分布还需较长过程,这也意味着民众不得不在当下仍然面临争抢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
因此,在当前,高价学区房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一个衍生品,我们将不得不理性接受。毕竟,通过出钱购房、通过市场行为获取教育资源,与拼身份、拉关系甚至灰色交易相比,前者显然是一种相对值得肯定的做法。
至于设置居住年限等政策手段,同学区政策一样,都是短期内教育资源未均匀分配下的过渡之策。长远看来,唯有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师资队伍共享,提高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之道。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