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某医院医生在手术台旁的一组欢乐自拍照被传上网,迅速成为一场医德大批判。舆论纷纷指责医生职业责任感缺失,不顾还在手术台上的病患安危和隐私,加重医患矛盾等等。
因招架不住舆论抨击,涉事医院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从严从重处罚了参与自拍的相关医生,还连带对主管副院长进行免职处罚。
而事件就在此时迎来大逆转:涉事医生含泪诉说,当天医生们在长达7小时手术后,挽救了患者的一条腿,自拍之举是分享成功喜悦的冲动,只发在“朋友圈”里,也是想以此向旧手术室告别。涉事病患一句“自拍经过本人允许”,更让原本被激烈抨击的“暴露隐私”也站不住脚了。舆论风向迅速逆转,据新浪网调查,超六成网友表示理解医生的自拍行为,并认为相关处罚既不合情更不合理。
一次普通自拍,从微信朋友圈下载后被加上主观臆断上传到公共网络,演变成了一场医德医风大辩论。未证实的信息传播,直接导致涉事医护人员深陷“舆论囹圄”。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公众带来迅速掌握资讯的快感,这种信息获得途径和效率是过去任何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递,导致信息碎片化,传递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准确,时常“有待考证”。此次“手术台自拍”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网络传播中,舆论情绪被碎片化信息表达出来的情绪而影响、牵引。公众拥有言论自由,但若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就妄加揣摩,主观就会掩盖客观,出现断章取义,虚假信息随之传播。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媒介发声,更需要有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知,需要客观公正,全面深入解读。有图未必就有真相,人云亦云的批评和谴责往往会流于肤浅和焦躁,犹如盲人摸象,不利于社会和谐。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刘晓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