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关于浙江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据了解,文成县府大院位于大峃镇建设路125号。整个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1980年代建设的主楼外,其余建筑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详见今日《楚天金报》A03版)
这些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大兴土木,开建豪华办公楼,甚至连一些贫困县都被爆出盖豪华大楼,至于官员办公面积超标,则更是屡见不鲜。在此语境下,浙江文成的“寒碜”县府大院,符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施政理念,其代表的价值取向值得褒奖。
不过,对“寒碜”政府大楼的赞美,仍需要谨慎和节制。特别是,不要因为礼赞政府大楼的“寒碜”景象,而忽视了更急迫的议题,例如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和监督。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比政府大楼是否“节俭”更需要关注。
实际上,只要公共财力许可,政府部门在遵守法律和纪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办公场所和设施进行适度的改善、升级,无可厚非。况且,先进的办公设施,还可能有助于提高政务部门的服务效率。反之,浙江文成“寒碜”的县府大院里,存在用房紧张、漏水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办公效率,也值得怀疑。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议题是公共财政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仍以政府大楼建设而言,无论是豪华大楼,还是“寒碜”办公室,建设它们所花的是纳税人的钱,需要人大依法进行预算监督,而作为纳税人也应有起码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现实情况是,在许多地方,动用公共财政建政府大楼等支出,虽然人大有依法监督的权力,但实践中,人大对政府的钱袋子没起到应有监督作用。在一些地方,公共财政的监督线条过粗,即使是兴建办公楼这样的大项目也没有列出,导致人大难以监督。由此可知,连人大的监督权都难以保证,一般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何从谈起?
对于政府大楼“寒碜”,还要警惕一种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不乏先例。比如,在明朝,江南富庶地区的官员流行穿破官服,还专门雇人收购破官服,以博得节俭之名。《万历十五年》载,海瑞任职苏州后大力肃贪,地方缙绅大户纷纷将朱漆大门改成低调的黑色,以求韬光养晦;而驻苏州的江南织造太监,则将轿夫由8人减至4人。笔者举出古人的例子,并不是说文成县府大院的“寒碜”是“装”出来的,而只是想说明,要警惕一些地方和部门,可能会以低调节省的办公设施来掩人耳目,而暗地里可能以权谋私,“闷声发大财”。
因此,在赞美“寒碜”县府大院时,不要忽视了对更严肃、紧迫议题的追问和关注。政府办公场所倡导勤俭节约没错,但更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推动预算的公开透明,还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让无论是气派大楼,还是“寒碜”办公室,都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检阅监督。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