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一首“魔性”的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莫名其妙地走红,也将其创作演唱者庞麦郎推到前台。1月14日,《人物》杂志一篇题为《惊惶庞麦郎》的文章,首次揭秘庞麦郎令人诧异的言行和生活,引发热议,更衍生出对“审丑”时代病的反思。
浮现于报道中的庞麦郎,正如他那首荒腔走板的神曲一样,以明显浮夸的包装,撑起底气不足的现实:所谓的草根歌手,不过是花一百万砸出来的炒作;倍受追捧的神曲,原唱者每次唱竟然都不是一个调;打动人心的平凡梦想,却要靠更改籍贯的谎言和不伦不类的外国艺名支撑。
有人唏嘘着,将他看作被忽视的大多数底层青年的缩影,有人怜悯地,认为他是“审丑时代”被消费的受害者。至于他自己是否愿意以“缩影”和“受害者”的名义成为话题,却没有人关心。因为,在真实身份被消隐的网络时代,有太多欲望魔鬼的爪牙,披着纯真的梦想外衣。音乐梦、成功梦如同失去控制的肥皂泡。庞麦郎这个肥皂泡,不过是形状尤其怪异了些,反正最后也会消失的,不用太在意。
诚然,每个梦想,即便是怪异的,都值得尊重和爱护,但当梦想丧失了纯粹性,便同盒饭没了什么区别。仅就音乐性而言,庞麦郎的歌,很难被称为是作品,顶多,也就是个消费品。这样的东西能走红,源于长久以来大众舆论的强势侵袭,粉丝文化的暴力挤压,一句“你行你上啊”,再加一句“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仿佛就能点石成金。本就容易为市场所左右的流行文化,一旦被“平民”“草根”的概念裹挟,专业人做专业事,就成了一句空话。
庞麦郎并不悲哀,他在他的小世界里,本可以安然自适。悲哀的是,他竟然身不由己地成了“红人”,冒失地闯入了本不属于他的名利场。虚伪的炒作者们,贩卖了他的生活和自尊,却没有勇气真诚地告诉这个年轻人:你五音不全,节奏感也不好,至少现在,你没有足以征服大众的才华。
近年来,流行文化领域的怀旧,成为一种习惯。看老剧、听老歌、看旧书,想想那时,虽没有极大丰富的互联网,却留下许多跨越时代的佳作。为什么现在竟是神曲当道、雷剧横行呢?或许,抬眼看看荒唐的庞麦郎们,再看看满屏抽出底线当跳绳的喧闹,你会明白有值得怀念的东西,都是一种幸福!
作者:楚天都市报
作者:屈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