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s.yun.cnhubei.com/t/site/10001/67387ec5be6b393bef59a3eb2feee85b/assets//hbrb/logo.jpg)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披露,目前市场上不少空气净化器标称的适用面积大于实测值,有的甚至超标五倍。专家指出,许多企业生产的空气净化器宣称的去除率,仅为特定条件下的净化能力,却不向消费者予以明确提示。据称,国家标准委已启动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新一轮修订。(3月29日央视网)
监管未及
新兴行业乐得逍遥
当雾霾已经避无可避,空气净化器随之悄然占据市场,走入千家万户。然而,在生活中,当我们就其净化效果进行讨论和咨询时,得到的反馈往往很模糊。有感觉,没感觉,效果好,效果差,都缺乏客观科学的依据。甚至很多人觉得,买这个就图个安全感,心理安慰的功能大于实际效用。
对空气净化器夸大宣传效果的披露,与其说是踢爆猛料,不如说是印证疑惑:果然中看不中用!市场急速膨胀,品牌厂家芜杂,价高未必质优,过去几年,这一行业犹如野草般疯狂生长,而相关标准和监管,却又是迟迟未跟上。生产、销售商家自然也就乐得逍遥,颇有些牛皮不怕吹,“安慰剂”当药吃的自由散漫。
有用没用?
并非傻傻说不清楚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与电冰箱、空调等传统家电不同,空气净化器效果的自我检测,目前主要靠“感觉”,缺乏可靠标准,亦没有权威机构,基本上是“傻傻说不清楚”。
其实,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检测,技术上并不玄妙,成本也非天价。但无论生产厂家,销售商家还是相关主管部门,都不曾对消费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也没有提供第三方检测渠道。所以,很多消费者不要说搜集证据维权了,就连自己是否遭遇虚假宣传,有没有被侵权都不知道。
既然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就应该还消费者以知情权,在启动修订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同时,相关部门应提供权威、客观的检测渠道,先让大家投诉维权均有据可依。
靠谱诚信
国货才能真的自强
国产行业标准缺失,品牌信誉度不高,让消费者更加信赖“洋品牌”。于是,大量“贴牌”生产的空气净化器充斥市场,貌似进口,实际是国产,披着洋外衣虚假宣传,甚至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凸显出无序混乱对行业的伤害。完善标准,制定规则已是箭在弦上。
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繁荣,背后承载着消费者对于生命健康的关注,这份关注理应得到回应,得到保护。惟有引导、规范秩序,畅通维权管道,让空气净化器的效果不再“雾里看花”,挤出其价格虚高的水分,才能让消费者投资在健康上的钱,在家门口就能花得明明白白。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屈旌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