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0月22日到明年3月底,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安监总局等15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作为专项行动的一部分,在快递物流行业,寄运物品“先验视后封箱”、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邮件快件X光机安检制度等,将被推动落实。(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承认,实行快递实名制有其作用。物流行业乱象丛生,对普通市民来说,既不知也无法辨别寄到自家门口的快递包裹到底安不安全。实行快递实名制,规范和促进物流寄递行业发展,可以保障公共安全。
不过,实行快递实名制的出发点虽好,却未必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换言之,即便快递百分百实名制,也未必能确保杜绝“问题包裹”。这是因为,实行快递实名制以后,一个人要邮寄违禁品,是不会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件的。而物流寄递实名制并未禁止代寄,如果有人寄递违禁品,完全可以拿一张和自己毫无关联的陌生人身份证(陌生人真实身份证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取得)进行违法活动。尽管快递实名制的目标难以实现,但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以及遵纪守法寄递人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对快递实行实名制,是相关部门进行的一种源头管理,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任何管制措施都是要耗费成本的,快递实名制让快递企业增加成本、消费者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不说,最关键的是收效甚微。如果仅寄望于实名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那是患上了“实名制依赖症”。事实上,“实名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方。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谢庆富(职员)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