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楚天金报:点赞政府机关别光看“颜值”
发布时间:2015-10-29 08:09:22来源:荆楚网

  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层砖木旧瓦房,墙壁大都没粉刷,有的窗户是纸糊的,十几间办公室只有一台座机,冬天用火盆取暖,院内无厕所……湖南炎陵一局机关被曝“最寒碜”。 (10月27日《株洲日报》)“寒碜”办公楼之所以具有新闻价值,是基于近些年来,多地频现豪华政府办公楼,有豪华气派超越白宫的,也有仿故宫的。豪华办公楼已不新奇,“寒碜”的办公楼反而成了稀罕物。在此语境下,对“寒碜”局机关的颂扬性报道,其代表的价值取向是正向的。

  不过,对“寒碜”政府办公楼的赞美,仍需要节制。实际上,只要公共财力许可,政府部门在遵守法律和纪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办公场所和设施进行适度的改善、升级,无可厚非。以湖南炎陵为例,根据报道看,该县财政状况并非捉襟见肘,也算不上什么贫困县,公务部门修建正常标准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并非不可。况且,先进的办公设施,还有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反之,在“寒碜”办公楼里,十几间办公室共用一台电话,找人靠喊,漏水、漏电等等,很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如是为了保持“节俭”美名,而刻意保留低劣办公条件甚至导致影响政务效率,则更是因小失大,十分不可取了。

  公众通过办公楼外观的豪华或寒碜,来判断相关部门节俭、文明与否,其实是十分肤浅的,却也是无奈之举。这背后有深刻的制度性原因。众所周知,兴建政府办公楼,需要人大依法进行预算监督,而作为纳税人也应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但实践中,一些地方人大对政府钱袋子没起到应有监督作用。一些地方,公共财政的监督线条过粗,兴建办公楼这样的花费项目没有列出,导致人大难以监督。连人大的监督权都难以保证,一般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何谈起?由于缺乏必要的知情,人们打量办公楼时,无论是对豪华楼的质疑,还是对寒碜办公室的礼赞,注定都是不得要领、十分可疑的。

  对于官员的“寒碜”表现,要警惕一种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不乏先例。《万历十五年》载,明朝后期,海瑞任职苏州后大力肃贪,地方缙绅大户纷纷将朱漆大门改成低调的黑色,以求韬光养晦;而驻苏州的江南织造太监,则将轿夫由8人减至4人。清朝道光年间,各级官员效仿皇帝,大兴节俭之风,纷纷换上旧衣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当时,京城内的旧衣铺子生意很火,存货卖得精光。后来,旧衣服价格竟然高于两件新衣服的价格。有钱的官员才能穿得起旧衣服。官俸低的官员只好在新衣服上打上补丁。

  举出古人的例子,并不是说现代的“寒碜”办公楼是装出来的,而只是说明,办公楼的寒碜,不是评判相关单位清廉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湖南“寒碜”局机关的新闻在得到部分网友赞扬的同时,也引来不少呛声,这给当下新闻传播带来启示。媒体和相关单位,宣传政府部门的“正面典型”时,要根据现代行政伦理,多一些法治思维,与时俱进,掌握新形势下的传播规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媒体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