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北日报:让每一个粗粝的梦想都有土壤
发布时间:2017-04-27 14:46:08来源:湖北日报网

  本报评论员 李琼

  几天来,很多人都在被一篇《我叫范雨素》的文章刷屏。范雨素来自襄阳农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育儿嫂,一个连打字都还不熟练的普通写作者,以她平实、直白、真挚的自诉,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有人评价范雨素文字粗糙,“没有超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像一本流水账”,可这并不妨碍更多的人直陈“被惊艳到了”。这种“惊艳”,恰恰不是精巧华丽,精心打磨,而是来自苦而不悲、哀而不伤的娓娓道来,来自有血有泪却不卑不亢的静默讲述。这种于真实的生活中涌起的个人体验,于个人体验中展现的生活姿态,耐读而动人。

  “我不是写文章的人,我靠做苦力谋生。”这是范雨素对自己的认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她让我们看到,一个被生活重压的生命,一个苦苦打拼的务工者,喜欢“书多”的北京,始终没有放弃“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她还让我们认识了北京城郊的皮村,在这个农民工聚集的城中村里,还有“工友之家”文学小组,还有朴素、单纯、真诚的文学梦想。他们自在地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放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在谋生之余用写作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有所依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显得这样粗粝,可就是这一份粗粝,让你感受到艰难人生里的筋道鲜活,看到犹如钢筋水泥的罅隙中长出的一棵劲草。

  《我是范雨素》的走红,是梦想的力量,也是平凡人的力量。从余秀华到范雨素,从田埂上、小平房里的写作者,到那些在自家小院琢磨小型飞机、鼓捣机器人的农民,往往是在这些“小人物”的意外追求中,我们看到生命的厚度和发展的深度。往往是在精神需求从最艰难的人生处境中生长释放的时候,我们看到让诗意穿越了生活的丛林,梦想打破了身份的界限,打破了学历的门槛,打破了各种逐渐固化的壁垒,成为一种生动多样的时代景象。

  《我是范雨素》的走红,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范雨素最有力的写作武器,就是农民和打工者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就是草根群体最直接的生活现实。这难道不是“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的生动样本?在我们的身边,在那些不起眼的生活场景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尽管生计艰难,尽管生活有缺憾,却不愿意像机械一样活着,他们渴望精神的食粮,他们感受市井百态、反省生活意义、思考社会问题,他们有不放弃、不沉沦的人生姿态,难道不是这个社会之福?不是我们身边向上向善的力量?“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这样的表达何其朴实,这样的梦想又何其珍贵。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范雨素,让每一个粗粝的梦想都有生根开花的土壤。

(作者:  编辑:刘展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