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到春节,催婚、压岁钱、回家玩手机、春运中的一些不和谐插曲以及花式“回乡指南”,构成了年味里的现实春晚。在这个“春晚”里,给人的感觉是,焦虑被人为地放大了,焦虑正在败坏人们的胃口。
比如催婚,真的像大家口口相传的那么严重吗?未必!尽管段子手们因此丰富了创作的题材:现在走向主席台的,是姨妈舅妈催婚队,他们的口号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接着走向主席台的是叔婶催婚队,他们的口号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事实上,催婚的严重性被夸大了。仔细想想,姨妈舅妈叔婶姑姑,谁家没有孩子,谁家不知道催婚让孩子们厌烦?现实中真正催婚的并没那么严重,即使有人问起来,不过是出于一种社交的礼貌,就像“吃了吗”一样,哪来那么多事儿?
再比如红包。每年都会有全国压岁钱地图出炉,今年也不例外,但是好像不改变的只有全国GDP第一的广东,他们的红包还是5元、10元,最多不超过50元,人人有份让彼此都感到轻松。不要说你学不来,发红包的权利在自己手里,何必要500元、1000元地充胖子?
一年来,我们有辛苦、有委屈、有压力、有焦虑、有汗水、有眼泪,好不容易过个年,辞旧迎新不就是都把这些辞去吗?所以,年味里不妨多一些包容的汤,多一些理解的酱,多一些彼此尊重的调料。
即使涉及到春运路上和工作中的事,这时候我们不妨也以德报怨,善待他人。
1月28日,郑州路边有人坐在台阶上痛哭。目击者称,一名老年乘客下车时说被公交车夹住手,要投诉车长。车长百般解释无济于事,又想起多年行车中受到的委屈,于是打自己几下为老人道歉后,坐在路边痛哭了十多分钟。这位车长真让人心疼,一年中,不知这样的焦虑还有多少。就算是车长的错误,过年了,让一步还不行?
春节,该是彻底放松的日子,是感恩报恩的日子,我们不妨多一点真心实意的为别人考虑,少一点虚头巴脑的制造焦虑。
丁慎毅
《北京青年报》2019年02月03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