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定了复习计划,但不到考前最后一晚就复习不下去。布置了作业,虽然自我祷告了几百遍“早点动手”,但多数是踩着最后的截止日期匆忙提交……等一会儿、拖一下,之后随着时间的累积,不断发酵的内疚、自责、挫败、愤懑等情绪将自己包围继而吞没其中。估计不少人会对这种描述很熟悉。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0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1%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是“口头积极者”,78.1%的受访青年表示周围“口头积极者”多,其中21.7%直言非常多。
“口头积极者”的言外之意是,行动上就没那么积极了。虽然有人会将达·芬奇《蒙娜丽莎》画4年、海明威《过河入林》一稿拖3年等故事拿出来自我安慰,但短暂的精神麻醉效果褪去,又重新陷入更大的负罪和焦虑中,而且对抗这种负面的情绪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甚至远超完成被拖延的事情所需要的投入。
“番茄工作法”的风靡一时、形形色色的打卡活动的火爆,很难说与大范围存在的拖延没有关系。对于不能自治的拖延症“重症患者”,转而选择花钱请别人协助治疗,在购物网站上,提供“拖延症监督服务”的商家不在少数,囊括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几乎绝大多数领域。问题是,这样真能治好你的拖延症吗?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为拖延进行正名。在主流文化的暗示下,拖延症多半会与自制力差、不靠谱、不讲信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就现实来看,拖沓和失约也确实是职场等的大忌。但其实,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拖延不过是大脑中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和负责理性的前额皮层内斗的结果。大脑总是倾向于执行那些产生愉悦的行动,一旦边缘系统占据支配地位,原本要做的事情自然就被拖延了。
对眼下事务的回避甚至抗拒,原因众说纷纭。无法跨越言和行之间的那道沟壑,有的是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害怕失败,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开始,别人眼中的拖延期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正是一段思考期,压力之下肾腺激素狂飙的感觉倒是也很享受。这种所谓积极的拖延似无不可。有的则是由于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管愿意与否都要进多重的角色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那个出于自我需求的“我”被淡化被边缘化,在剥夺感驱使下倦怠不可避免会产生。时间安排不合理等,不过是这种倦怠的表现而已。此外,害怕指责、期待被关注等都是拖延背后较为常见的心理动机。
化大计划为小目标,从简单的事情着手等手段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拖延的情况,但更为根本的,可能还是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解码个人潜意识所表达的内容。当一个人了解并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行动才会有更为彻底的改善。波兰心理学家东布罗夫斯基说,拖延就是一场和自己的战争。战争双方握手和解,战场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和减肥一样,拖延或许也是不少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和思考的主题。不要急吼吼地想要在多少天之内成功“战拖”,不妨将其当作你的一个朋友,让它带着你开启新的自我探索。一个新的自我,会坦然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