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媒体时评

南方日报:恰该摆正奥数的位置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1日11:09 来源: 南方日报

日前落幕的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上,因中国队所有选手在金牌上“折戟”引发热议。据相关报道,长期以来“中国选手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实力有目共睹”,而此次个人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参赛队总成绩仅排第6,俨然中国乒乓球队输给了其他国家选手一样“惨败”,甚至还引出了“在国际数学竞赛上的‘铩羽’和主管部门取消学科竞赛与升学优惠挂钩的政策有关”“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奇谈怪论,看似在严肃反思,实则再次暴露了追逐竞赛的功利心态。

正如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教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分析,单以成绩而论,此次RMM国家队的表现也不能用“惨败”来作定论。个人成绩上,排在第15、16、18名的我国选手都得了35分,而排在第9名、摘得金牌的选手是37分,考虑比赛题目每道满分是7分,2分之差“连‘一道题目’的差距都谈不上”,“从一两次数学竞赛的结果,很难分析出数学教育存在什么问题”。还有人发现,包括排名15、16位的两名银牌选手,6名中国选手中5人在第三题上得了0分、1人得了1分,认为很可能是备战出现了问题。再参照中国队历届RMM表现,除了第二届6名选手中得了3金1银1铜外,至少还有两届没有得过金牌,第6届只得了1银1铜,总成绩方面也有5次排名在3名以外。综合上述种种,“惨败论”实在有耸人听闻之嫌。

作为一项智力竞赛,参赛队员的表现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数学能力。举办这样竞赛的主要目的,大体也是通过竞赛发现在数学方面有潜力的学生,激发更多人对数学的兴趣和关注。然而忽视金牌、银牌之间不到一道题的分差,动辄就把“失金”归咎于政策,抑或把得到金牌当成中国人在数学方面能力的证明,或许有点不讲道理。从政策导向上看,取消学科竞赛与升学优惠,并不是不重视该类学科及其教育,而是要求基于中小学生教育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以兴趣激发潜力和参赛动力,避免功利地追逐竞赛成绩。事实证明,反而是太过为竞赛而学习,把发掘潜力变成了高强度备赛,把人变成了“竞赛机器”,结果产生了揠苗助长的效果。看看一度出现的“全民奥数热”,从小升初到初升高,一些家长热衷奥数,不过是为了增加一份择校砝码,如此培养出来的“数学能力”,岂不有违竞赛设计初衷,不恰恰是应该纠正的么?

至于有人拿奥数奖跟菲尔兹奖说事儿,称1978年以来赢得与RMM齐名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奖学生,占了菲尔兹奖的得奖人的1/3,把奥数得奖与创新人才培养联系起来,就更失之偏颇了。从事实上无法自圆其说的是,既然这些人一直津津乐道于“中国曾是奥数比赛当之无愧的霸主”,那么又如何解释我们的奥数选手在菲尔兹奖上的表现呢?这种论调的问题在于:首先,能拿奥数金牌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数学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应该来源于兴趣乃至不排除天分,为了比赛而培养出来的硬试能力,并非真正的成材潜力;其次,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一个复杂过程,而奥数则是最不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一位奥数的带队老师直言:“不可能因为在这样的比赛中拿到金牌就意味着选手的学术生涯达到顶峰,他们还没有正式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

对真正喜爱数学的孩子来说,奥数不应该是他们喜欢的唯一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所谓的“铩羽”“惨败”,既不应该浇灭他们的数学兴趣和热情,也着实有利于让奥数成为真正喜欢数学者的竞赛。至于那些奇谈怪论者,最令人担心的是奥数的热情消退了,很可能现在又盯着新近流行的编程热呢。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