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有的上课玩手机,或者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这似乎越来越成为人们对大学课堂的认知。但据本报报道,在杭州师范大学,有一门枯燥的教育理论课却被挤爆了,原本只能容纳90人左右的课,报名人数却有160人,最后课程容量不得不扩充到了100人。这是该校教育学院叶林老师开设的《当代国际教育改革动态》。
从报道来看,这门课不仅报名人数多,而且学生的评价也颇高。就有学生评价说,“叶老师的课成功打破了我‘教育理论课必睡’思维。”“弹幕很好玩,PPT也做得很亲民。叶老师的课不给人压迫感,老师为人幽默,平易近人,我们平时也会在微信里沟通聊天。”事实上,学生的这些“好评”正是这门课程成功的秘诀。
据了解,在叶林的课堂,可以在APP上签到,APP还提供投票、分组、课堂反馈等功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起到辅助课堂、节省时间的作用,深受学生欢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叶林通过可以发弹幕的微信小程序与学生互动,只要是和课堂有关的内容都能发在弹幕里,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用弹幕回答,学生自由讨论时也可用弹幕发表观点,供大家一起讨论。此外,他还设置了课堂微信群,猜拳小游戏、漫画式意见反馈等,强化这一互动性。
如果仔细分析,叶林老师的做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只不过是将一些时下流行的“高科技”带进了课堂,如果时髦点说就是“互联网+课堂”。但这一创新的关键之处就是“接地气”,叶林老师选取的“道具”,都是时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事物。而这才是“抓住”年轻人的不二法门。
如何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道授业”,已成为一个施教者不断探寻的问题。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教学需要革新,需要融合传统理论与新媒体技术。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好,老师也罢,必须转换观念,主动迎接这种变化。
叶林老师的成功无疑给了我们一种警醒,即那些看似有害的事物,如果转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就会成为有益的事情。比如,现如今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电子产品,部分高校也反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叶老师的例子有力证实,手机也能为教学服务,不能轻率地一堵了之。
从这个例子,我们还应该明白,课堂之上学生没有兴趣,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给学生,关键还在于施教者是否“走心”。而事实上,现在有的老师,上课就是走个过程,说来说去都是那些老调陈词,用的讲义几年都没变过,甚至搬出挂科、点名、出勤率之类的考核来“威胁”学生,这种“板起脸”的教学,自然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
叶老师的成功,关键不是他的“高科技”教学,而是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施教者的“用心”。不仅用心准备教案,也用心体味学生的心声。比如,在正式上课前,他会先给学生做个“现场采访”,让同学做自我介绍,讲述选课理由,以及“希望听到哪些内容”。不仅借此了解学生的想法,留下“亲民”的印象,又让学生觉得受到了尊重,增添了好感。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用心”面前,学生“报之以李”也在情理之中。有了良性互动,知识传播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叶老师的成功,关键不是他的“高科技”教学,而是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施教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