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有了更好消息,市场和民生红利有期。工信部负责人5月2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提速降费开展五年来成效明显。“与五年前相比,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均超过了9 0 %,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到7.2GB,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
近两年,是“提速降费”的加速期,往往是“两会”政府报告提及,总理新闻发布会强调,随后是工信部确认,然后是电信运营商承诺。最后是舆论监督和公众倒逼,电信运营商必须要给出执行“提速降费”的时间表,以及具体降费和提速标准。
工信部负责人在吹风会上提供的“提速降费”数据,公众是笃信的,因为这些数字可以通过公众移动上网的数量以及大胆使用流量的生活习惯来证明。当4G流量不再是省着用的“奢侈品”,降费的红利就是实实在在的。当移动用户全天候上网和看视频时,则意味着网速的大幅提升。
提速降费五年来,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降幅超九成,这是全球少有的成果,也是政策设计、监管者、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4G时代尚未完全普及,5G时代即将商用,在这两个代际的拐点时刻,提速降费还需力度更大。今年“两会”已经提出继续提速降费,而且给出了具体目标。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人们注意到,此次会议确定了四项提速降费的内容,包括加快网络升级扩容、突出增强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网络能力、落实降低资费要求,以及11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有了具体的时间表。从现在到11月份,满打满算还有6个月的时间,对于所涉的电信运营商而言,时间已经不多,应该充分做好准备,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让“携号转网”的消费者不会遭遇任何梗阻。必须指出的是,提速降费执行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基于利益考量,在动自己的蛋糕时有些不情不愿,除了观望踟蹰,还通过诸多带有套路的套餐使提速降费的效果打折,但在中央决心和消费者倒逼下,电信运营商还是把费真正降下来了,把网速提上去了。最初的不情愿和后来的真降费,是个市场博弈过程。但是提速降费一旦真正落实,并未影响电信运营商的营收。2018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依然属于最赚钱的央企之一。
更重要的是,提速降费使固定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激增,由此衍生的系统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相比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对三大运营商更是严峻挑战,因为消费者可以用腿来决定电信运营商的拥护群。服务好、网速快和费用低的电信运营商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携着其他运营商的“号”入户。这样一来,就会形成真正的市场良性竞争,彻底改变三大运营商的市场生态。毕竟,三大电信运营商系出一源,都具有垄断基因。“携号转网”可以形成压力刺激下的动力,形成良币驱逐劣弊的市场效应。
除了提速降费和“携号转网”,电信运营商还要继续完善4G基础设施建设,让4G技术实现无死角全覆盖。毕竟,在5G尚未商用且商用初期存在覆盖面不广和网速不稳定的情势下,通过提速降费提高4G技术的体验,更具现实意义。而且,4G网速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甚至可以释放出接近5G体验的水平。在全球5G商用竞争激烈且有大国零和博弈思维介入的情势下,中国4G时代的提速降费意义就彰显出来。
因此,电信运营商对待提速降费要有大局观和大视野,走出逐利冲动,强化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切实将提速降费落实到位,以开放思维对待“携号转网”。 (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