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媒体时评

东湖评论:执法成绩单提醒垃圾分类要打持久战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9日15:51 来源: 荆楚网

8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获悉,自7月1日至8月15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教育劝阻相对人15591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10539起,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1279起,即开出了1279张罚单。

具体情况是,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垃圾分类问题发生率环比呈现全面下降良好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行业违规现象较为严重。而从问题类型分析,乱倒垃圾,混合驳运的问题较为突出。从案件类型分析,分类投放案件数占比首超容器设置案件,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检查重点从容器设置逐渐向分类投放转移。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表示,目前,公共场所、餐饮企业、小店小铺分类容器标识不规范、未分类投放、乱倒垃圾以及收运作业车辆混装混运、遗撒滴漏的情况还较为突出,需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客观地讲,在偌大的上海,且是在垃圾分类刚刚开始的情况下,就能有如此耀眼的成绩单实属不易。虽然还存在违规现象,但从总体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还是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众所周知,上海在垃圾分类上,投入大、工作细、全覆盖,不放过任何死角,严格按照施行已有一个半月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这使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但从总体看,一个半月就责令整改万余起,说明问题不少。可见,垃圾分类任重道远,绝不能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松懈下来,而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国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已经三年有余,而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垃圾分类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需要久久为功。

垃圾分类有了具体措施后,落实是重中之重。垃圾分类是“强制”分类,必须有“强制”的执行力,这是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对此,从人员到技术,从取证到执法等等,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甚至要“不惜成本”。

一个半月以来,上海的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亮点也颇多。但必须牢记的是,积习难改,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依靠创新驱动,才能使更多人逐渐转变观念。执法成绩单提醒我们,垃圾分类要打持久战,谨防松一阵紧一阵。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责任编辑: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