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中秋佳节,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中秋晚会,视觉盛宴令人沉醉。
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里源远流长;互动与共鸣,让传统文化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光芒。央视的舞美创新打造具有未来感的全景式舞台,在古今虚实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东方卫视通过VR技术让李白和今人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湖南卫视在长沙多个旅游打卡点取景录制,引领观众在浪漫的氛围里书写“星月童话”……这些节目以传统为墨,以科技和潮流为笔,从视觉体验、情感共鸣等多个维度相融合,共同书写出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
近年来,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竞相涌现,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无限活力。华夏五千年,文化宝库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得妙、“用”得巧,才能叫得响、传得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弘扬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道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答题。
《典籍里的中国》等备受赞誉的文化类节目,将久远的历史印记演绎为可感可知的艺术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到原本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古老典籍,背后竟然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故事。典籍本身或许是冷清枯燥的,但出彩的创意加上添彩的科技,却可以让它走出殿堂,如节目中守护《尚书》的“伏生”那样,穿越到两千年后的现代博物馆,走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中间。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端午的《洛神水赋》再到七夕的《龙门金刚》,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制造了不少爆款。这次的《中秋奇妙游》更包含了戏曲、舞蹈、书法、武术等艺术形式,总导演路红莉认为,中国节日系列的成功,正反映出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只是捕捉到了人们对国家、对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用一个很好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打开方式越对路,传播的效果就越好。把传统文化的内核与各种新技术要素结合在一起,让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闪耀出全新的生命光泽,是公众喜闻乐见的景象。当然,节目火了、人气旺了,并不意味着就要一拥而上,搞成形式大于内容的炫技比赛。唯美情境和宏壮场面,永远只是外在表达形式,尊重并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核,才是文艺创作的基准线。
开掘传统文化基因里的细节和意蕴,把故事讲好,将文化讲透,才能让文化遗产更加鲜活生动,让其承载的价值走进人们心间,让更多人从欣赏者转变为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