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招商引资也要注重招商选资”“承接产业的规模再大、纳税再多,也绝不能降低环保要求”“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走访调研荆州多家企业和工业园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听到不少专家对当地如何更好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真知灼见。
在沙市区,一家针织服饰企业负责人说,之所以选在这里落户,最重要的原因是“方圆五公里内就能找到配套的原材料”;在公安县,仅一家钟表企业就拥有集中高档成品手表的设计、研发、生产、组装、销售、售后于一条龙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凸显系统优势和集体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一件衣服、一块手表到其他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其实是承接地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在交通物流、产业配套、劳动用工、营商环境等方面精耕细作的结果。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在谈及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重点时,当地多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资源要素账、投入产出账、长远发展账”。
“招商引资也要注重招商选资”,一个“选”字背后,其实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抓投资、上项目绝不能“抓到篮子里就是菜”,绝不能因为急于发展经济,盲目引入一些“傻大黑粗”的企业和项目,否则,即便一时的经济指标上去了,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守好产业准入“绿色门槛”,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重要依据,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才能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
产业转移并非工厂和生产线简单的“空间转移”,还包含劳动力、技术、产品、物流等各类要素的转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化产业结构是大势,需要企业和承接地站在未来谋划今天,瞄准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实现地方产业结构的迭代升级,避免陷入“引进―落后―淘汰―再引进”的困境。
“凡是不符合技术质量和环保要求、效益不好的项目,坚决不能上,已有的这样项目要调整升级。这一点,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同一个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这点重要指示,必须成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方向。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