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媒体时评

光明日报: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09:37 来源: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他多次到高校考察调研,多次同青年学生座谈,多次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与青年学生交流,引经据典讲故事、娓娓道来润心田。“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就是他引用的典故之一,用以勉励青年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出人生的扎实步伐。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自南北朝北齐刘昼的《刘子·崇学》。意思是,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后才挖成万丈深井。比喻要干成一件事情、成就有作为的人生,务必从基础做起,在起点上就扎实推进;只有点滴积累并持之以恒,才能达至目标愿望、实现人生理想。联系这段话的上文,“还乡者心务见家,不可以一步至也;慕学者情缠典素,不可以一读能也。故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此种意蕴则更为明晰。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道出了凿井者的眼界与韧性。其中,有三重关联揭示出了他的踏实苦干、持之以恒与不懈进取精神。一是由“起”到“就”,连通开端与达成,体现为目标向度;二是从“三寸”至“万仞”,连通容易与艰辛,体现为过程向度;三是由“坎”至“深”,连通浅层与底端,体现为结果向度。由明晰的目标引领,经由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方可收获期待的结果。凿井如此,为山如此,干任何事情都如此;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发展大抵也如此。

实际上,翻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可见高屋建瓴且生动精彩的引用。如以《老子》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阐明了做事情必须从基础入手,从易处、细处做起;以《荀子》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告诫人们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注意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东周列国志》中“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强调了干事需要积累、成事需要过程,只有锲而不舍才可成就大业。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是凿井者的经验,是干事者的遵循,是青年学生奋发有为的榜样参照。“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无论是求知学习还是工作创业,要想自己不断前进、做出一番成绩,要想自身持续提升、成为栋梁之材,务必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务必脚踏实地、实干笃行,务必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务必咬定目标、矢志不渝。

对待学习,青年学生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打好厚实的学识根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对待人生,青年学生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做事严谨务实、苦干实干,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如此,方能不负总书记嘱托,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商志晓,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