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很大,要围绕保市场主体、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很大”,这既是对当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面临现实处境的准确判断,也充分体现了决策层的忧患意识。
事实上,长达两年的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较大,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言,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弱,融资风险大。
加之今年以来,各地发生自然灾害与拉闸限电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窘境。此前,各地就不断有个体工商户因客观因素经营难续的消息传出。
最近,全国多地又有零星疫情散发,虽然被各地政府有力地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没有对国民经济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但不断反复的疫情,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更多关注。这也是此次决策层判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很大”的现实依据。
而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已超1.5亿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2亿户,占了市场主体80%的份额。
然而,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虽然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下跌态势略有回升,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小型企业景气度依然偏弱。这其中既有疫情反复的因素影响,也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因此,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金融支持政策,把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政策的着力点,就显得尤为必要。
而这,也是强化“六稳”“六保”,确保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而要想帮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就要正视其正在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比如,因金融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和“堵点”。
据央行统计,我国国有大型银行信用贷款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比例有20%,但是广大中小银行却不足10%。
诚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得不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固然与其自身发展不够稳定,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有关,但也与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融资担保、抵质押品管理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直接相关。
因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上述问题,精准施策,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的举措。
比如,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
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成本。
可以相信,随着金融支持政策的逐渐落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环境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也将得到提高,过去那种“不愿贷、不敢贷、多贷不如少贷”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