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临近,两节期间能否返乡?冬春季如何精准防控疫情?在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回应。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专家认为:“总体保持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专家的这个判断有证据支撑。目前内蒙古满洲里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基本得到控制,疫情进入扫尾期;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已连续4日无新增病例,疫情基本控制。
不过,浙江绍兴疫情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等地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西安-东莞关联疫情病例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传播链;云南陇川疫情已连续6日无新增病例……从上述证据中可以看出,疫情形势仍然复杂,特别是一些中高风险地区的疫情还存在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处于此种形势下,在春节将近这样一个节点,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显然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
毫无疑问,强制性地“就地过年”、“一刀切”是最简单也最稳当的办法。但是这种最简单也最稳当的办法也藏着极大弊端。人民日报如此表态:“春节渐至,疫情防控一头连着平安健康,一头连着万家团圆。如何平衡两者关系,考验各地治理智慧。”其实,春节的流动还关系着另一层:春节团聚不仅是过年的重要传统,也是节日经济的源泉之一。不知有多少商家满心巴望,借助春节的商机弥补一年的损失,希望在经济上打一个翻身仗。
一刀切有一刀切的好处,反其道而行,也一定会有风险。简单的道理是,聚集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加之冬季本身就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双节期间的人口流动肯定会给防控带来一定困难。但正如梁万年所说,从防控原理上来看,我们要分析制约这种风险的三个要素。简单来说,一是看这种疾病和病毒的感染率、严重度和致死率;二是看我国的卫生健康体系对它的抵抗力;三是要看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的措施到底采取到什么地步。
那么,我国目前对疫情传播的抵抗力如何?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我国疫苗累计接种已超过26亿多剂次,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现在发生的病例基本都和境外有关,本土基本没有传染源存在,只要把“外防输入”进一步做实做好,总体上是安全的。而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通过这两年的疫情防控,公众的健康素养在明显提高,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已经逐渐养成。另外,自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严格防范措施。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对疫情传播具备一定的抵抗力。
这个时候,精准防控就显得尤为紧要。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这种精准防控对各个方面的要求其实是更高了。政府不仅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防止丝毫懈怠,而且要准备各种预案,所储备的物资和所做的各种准备必须足以应付可能的各种情况。
而对作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个人来说,不论就地过年,还是外出和返乡,都要严格遵守所在区域的防控政策,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