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阅读提要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一哄而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只顾眼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造成烂尾工程。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新部署,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指明方向。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专题会,研究部署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工作。
从全局看,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是重要的安全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谋划,是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湖北自身看,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要切实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的窗口期,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抓紧谋划一批关键性、节点性的重大项目,带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全社会释放出了重要信号,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加强”不等于“大水漫灌”。适度超前的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立足全生命周期,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极具针对性的话,清晰明确地指出了“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的基本原则。这五大原则意味着,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一哄而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只顾眼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造成烂尾工程。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当前和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如何做到精准有效,建设如何提高综合效益?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眼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诉求,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才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基础设施发展的红利,夯实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