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媒体时评

光明日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09:18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申富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科学回答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更是创造性地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核心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理论主线,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根本问题。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扫清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政治前提以及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在新世纪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坚持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一系列富有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继承、发展和创新了我们党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是具有原创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创新,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指引我们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良好的生态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本质要求,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生产力不仅包括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作用。而现实发展中往往忽视自然界的功能和作用,对自然环境进行过度开发而忽视对其保护似乎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似乎已成为各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何完整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坚持其理论整体性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造性地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阐明怎样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问题,着力扭转一段时期以来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恶化趋势,改变传统的以单纯的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一个个战略部署令人鼓舞,一项项改革举措催人奋进。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逐步转型,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深入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在逐步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在稳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统筹好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第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转变以往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创新、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第二,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污染治理、环境修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强化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培育绿色产能,全面提升生态保护领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确保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采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来切实保证绿色发展,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等,切实保证大自然的绿色底色。第四,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总方针,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而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维护好绿色这个大自然的底色,不但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亦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作者:申富强,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6日 06版)

【责任编辑: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