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调休该不该取消?春节假期能不能延长?今后的假该怎么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其中“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引发热议。
优化法定节假日,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回溯历史,可以清晰看到,我国节假日正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从提倡集体主义、全身心搞建设,到单休变双休,再到法定节假日天数的不断增加、落实职工带薪休假,节假日一次次调整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和休闲意识的日益增强。节假日服务于时代和民众,时代不断往前发展,民众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优化调整也是一种必然。
调整优化法定节假日,不只是增减几天全民共享的假期那么简单。近年的全国两会上,延长放假、新增法定假日等都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盲目增加假期天数,会带来挤占生产时间、劳动收入降低等方面影响。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越要以长远眼光、科学精神以及严肃态度来对待。回答哪些节假日需要做加法、哪些节假日需要适当做减法、是否增设新的节假日等问题,既要综合考量节假日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也应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继而形成对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优化的科学方案。此前早有专家指出,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是缺少法定节假日,而是带薪休假执行得不完善,致使公众要靠法定节假日来实现带薪休假本应承担的功能。可见,优化法定节假日固然很有必要,但落实公众关切的带薪休假,实现灵活的休假制度,同样重要。
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为11天,从世界范围来看,时间总量上处于中上水平,但假期结构、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媒体调查显示,在“短假无调休”“长假有调休”和“都行”三个选项中,近80%的网友选择了“短假无调休”。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大都集中在上半年,供求矛盾凸显。集中休长假所产生的“黄金周”曾经促进了假日经济的繁荣,但在有限时间选择集中出行,会给交通、旅游、服务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路上看车,景区看人”,使得假期效用不高、旅游体验不佳。从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相对容易,与此同时,更要在扩大节假日公共服务供给增量、加大优质假日旅游产品开发等全方位发力,让人们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时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摆脱”,是人们通过劳动来寻找的目标。休闲旅游已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以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为契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进一步激发旅游休闲发展内生动力,既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科学规划,也离不开社会各界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