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媒体时评

研究阐释|借“船”出海讲好湖北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12:41 来源: 湖北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0年,湖北在危难时刻爆发出强大的不屈力量,为中国抗疫斗争写下鲜明注脚,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之治的一个重要“窗口”,应该提升地方国际传播效能,立足国家话语体系,用好各类传播平台,借船出海讲好湖北故事。

找准“船”

主动对接各类国际传播平台和渠道

“船”即平台,地方国际传播必须借助高知名度的传播平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立主动对接意识,全面融入各类平台、活动、渠道。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湖北是全国唯一举办过两场全球推介会的省份。总结两次推介会的成功经验,湖北应常态化用好中央媒体的各类国际传播栏目节目和全球采编网络系统,积极对接“视听中国、感知中国、走读中国”等国家部委组织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树立增量意识,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做好互联网外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当前,湖北可完善各类海外社交媒体公共主页建设,做实各级政府账号,支持各级媒体、跨国企业、文旅机构、在鄂高校等开设海外社交账号,主动培育市场化运营的地域网红账号,打造“官方账号—机构账号—网红账号—普通账号”的社交媒体传播链条,构建涵盖形象展示、政务服务、商贸科教交流等多层次的话语体系,共同讲好湖北故事。

树立“人人即船”意识,重视“身边的国际社会”。抓住湖北主场的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汉交会等在地国际性活动机遇,与全省各类国际交往中心、在鄂使领馆、跨国公司办事处、国际商会等建立日常友好联系,让出国的湖北人、来鄂的外国人真正成为宣介湖北的重要力量。

找准“我”

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国际辨识度

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国际辨识度是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前提,地方“借船出海”做好国际传播必须选准生动的IP,让人记住乘船者是独一无二的“我”。

传播荆楚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湖北文物丰富,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荆楚文化中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生动体现。我们可以全媒体、多渠道推介荆楚大地上的丰富文物、历史名人、民间故事、地域风俗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

围绕当下叙事,发掘更多既契合湖北发展又体现国家战略的新IP。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的绿色故事,迎难而上、向难求成的发展故事,城乡巨变、民生改善的温暖故事,都是可助力解决当下全球共同难题的传播素材。如:湖北区域创新能力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珞珈一号”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是我们可以向全球自豪讲述的科技故事;湖北久负九省通衢盛名,“九纵五横四环”的高速路网、“四纵四横一核心”的高铁枢纽,“双枢纽、多支线”的航空客货运都是可以常讲常新的发展胜势。

形成总分结构,让各地讲好个性故事又拼成整体IP。目前,我省17个市州都有各自的国际“友好城市”,应充分用好这一直达传播渠道,采用城市驻点写作计划、拍摄城市形象电影、出版多语种的城市传说故事等形式,讲好湖北各地的城市故事。

了解落点市场,根据当地文化传统选择易被接受的IP。前期面对落点市场和目标人群做好充分调研,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IP选择和产品投放。如,面向日本讲湖北的“三国文化”,面向韩国讲湖北的端午与屈原,面向东南亚讲湖北的陆羽与茶叶,等等。

找准角度

以他者视角探索跨文化传播

湖北“借船出海”做好国际传播的过程,也是锻炼队伍、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不断提升地方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

统筹国际传播与对外经贸活动。围绕新闻传播、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国际人脉、国际交往等重点内容,建立科学、专业、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每年确定年度关键词、形成以项目为操作方式的中央、省、市、县四级新闻单位的合作机制,支持省级媒体、各级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跨国企业开设海外社交账号、开办多语种外语频道和节目,持续培育重点项目,久久为功做好国际传播。

建设全省国际传播媒资数据库。高效集约地统筹全省现有的各类音视频、宣传册、画册、海报等资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省国际传播媒资数据库,统一媒资标签,制定符合知识产权交易原则的使用规则,方便各地各部门各取所需进行二次加工。

做好国际传播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当下全面移动化的媒体格局,更加重视社交媒体、自媒体等民间渠道多元化讲述,鼓励“千帆尽发、百舸争流”,形成常态化生产多语种内容的千军万马,了解强弱语境的文化差异,善用“视觉传播”等技巧,通过生活化叙说、文化性表达、全景式呈现增强国际传播的到达力与吸引力。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邓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