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日前召开的武汉“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科技创新,这也是武汉连续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去年,武汉市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成为中国第9个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武汉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要素。2024年是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第3年,武汉如何进一步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关系到武汉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先行区建设“先锋”够不够尖,“主力”够不够强的问题。
武汉是全国科教重镇,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上被寄予厚望。2023年,武汉市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总量达1.45万家。除了创新主体数量增长之外,产出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很丰硕,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行列。让更多科创主体选择武汉,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对于武汉而言,既是使命也是压力。
在全国,今年龙年“新春第一会”,很多城市都不约而同聚焦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要紧扣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突出问题,围绕创新要干什么、谁来组织创新、如何支持激励保护创新,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正是要求我们把科技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从完善制度、优化机制的层面更好地保护创新、激活创新,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武汉日前发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二十条”,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三个方向同时发力,旨在系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最初一公里”问题。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加钢”“加新”“加绿”,需要我们在促进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促进科技同发展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完善成果转化配套服务等方面有实打实的推进。让更多硬核举措护航科技创新全生命、全周期,探索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让创新服务发展、驱动发展,把武汉科创之城的名片越擦越亮,让勇当先行区建设先锋、主力军的底气更足。